2010年7月14日 星期三

taipei dinner news-tour-taipei county-2010-7-14-14-黑金歲月重現!猴硐煤礦博物園區7/24正式開園!

黑金歲月重現!猴硐煤礦博物園區7/24正式開園!

【北縣訊】猴硐今年7月將再度「開山」!但不是開採煤礦,而是以煤礦博物園區及渾然天成的自然景色擄獲遊客的心。臺北縣長周錫瑋及猴硐觀光大使吳念真導演於14日開園記者會上,揭曉縣府要送給未來的新北市市民一份特別大禮-新北市的新地標「猴硐運煤橋」,並與到場的貴賓們一起將明信片寄出,邀請各地民眾於7月24日一起來猴硐,歡慶猴硐煤礦博物園區正式開園。

猴硐(侯硐)地區不僅是九份、金瓜石黃金故鄉的起源地,也是臺灣第一大煤礦瑞三鑛業礦場所在地,更有宜蘭拓荒開墾時代的淡蘭古道金字碑古蹟。像曾經有過一段輝煌產業榮景的九份一樣,如今只留下許多的歷史古蹟以及礦業遺跡埋名在群山之中。但也因為如此,整個猴硐煤礦博物園區聚落,至今仍然如未經脂粉巧妝少女般的清純,依舊保有古早礦區那一份原味與純真。

縣長周錫瑋表示,為了保存猴硐的煤礦遺址,同時讓更多人知道這段煤礦歷史故事,臺北縣政府歷經五年、斥資兩億元,將昔日瑞三煤礦舊址打造成「猴硐煤礦博物園區」,園區結合地區景觀風貌與生態特色,預定7月24日啟用營運。猴硐煤礦博物園區,除重塑黑金之鄉懷舊風貌,民眾另可連結北台灣兩大熱門景點金九地區及平溪地區,成為更豐富的觀光遊程,民眾可趁暑假妥善規劃,絕對是一場難忘的知性之旅。

而出身於猴硐的觀光大使吳念真導演,也藉由這次的代言吐露他對這塊土地的依戀。「雖然礦工的身影不在,但猴硐的風景依舊,是我一生的眷戀,也是身心可以安頓的所在」,短潔的對白中,每個字句都源於導演內心的回憶與情感,讓人不禁想要一探導演的故鄉。

24日開園當天從下午2點開始,就有大大小小的活動一起來歡慶猴硐煤礦博物園區開園,包括猴硐礦工時光機-導覽服務、古早童玩市集、各種街頭藝人表演,另外還有闖關遊戲-集戳章抽大獎,獎項包括登山腳踏車、猴子造型金飾、數位相機、登山背包及摺疊腳踏車,獎品總價值高達30萬元以上。而下午4點後,有各種精采的舞台表演,如猴硐國小武術表演、瑞芳興安宮礦工蜈蚣陣、東方之翼國樂演奏、金馬獎原創音樂得主張羽偉及焦炭樂團。晚上7點,有洪勝醒獅團螢光舞龍及燦爛煙火秀,並正式舉行運煤橋點燈儀式,一起歡慶猴硐煤礦博物園區正式開園。最後還有星光電影院,讓民眾一起在美麗的夜空下欣賞露天電影。
此外,為讓猴硐煤礦博物園區能成為平溪支線上的人氣新景點,臺北縣政府特別與臺鐵合作,邀請知名插畫家「輔大猴」設計四款展現平溪線特色景點的彩繪列車,包括猴硐、十分、平溪及菁硐等四個主題,每款彩繪主題都極具童趣,保證讓遊客們鎂光燈閃個不停。除了彩繪列車外,也請「輔大猴」設計了兩款平溪一日券,7月14日起民眾可於猴硐火車站買到限量的「猴硐版平溪一日券」,另外開園當日更將特別發行「開園紀念版平溪一日券」,憑「開園紀念版平溪一日券」還可兌換精美小禮物,預計將會吸引眾多鐵道迷爭相購買收藏。

----------------------------------------------------------------------------------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參考資料-】/周章淋老師 提供

猴硐(侯硐)地區,曾有全臺產量第一的煤礦產業,輝煌時期佔有全台1/7-1/10產量,整體煤礦產業聚落保存完整。大、小粗坑金礦產業更是臺灣採金的起始點。另有臺灣東北部移民史重要古蹟「淡蘭古道金字碑」及清朝已具備環保概念的「奉憲示禁碑」。還有壺穴、斷層獨特的河谷自然秀麗景觀及奇異壯觀的獅仔嘴岩。更是南國寶樹鐘萼木的生態大本營,及有試金石、礦工餅特產和站前小吃等豐富文化觀光休閒資源。地理位置介於熱門景點九份、平溪之間,有北迴鐵路及北37公路可通達,距離臺北市車程僅需4-50分鐘,交通極為便利。很難得的,整個猴硐煤礦博物園區聚落,至今仍然如未經脂粉巧妝少女般的清純,依舊保有古早礦區那一份原味與純真。

猴硐地區轄屬臺北縣瑞芳鎮,東有武丹山(580m)、三貂嶺大山(523m ),西有三爪子尖山(536m ),南有獅子嘴奇岩(422m ),北有小粗坑山(537m )四面高山環繞,基隆河由南而北從中穿過,住民依山傍水而居,形成一座南北狹長的河谷山城。

「猴硐」地名的由來,
係早期此地有一個山洞
棲息一大群猿猴,人們
於是將此地稱之為「猴
洞」,後因山洞乾燥無
水及附近設有金、煤礦
坑不希望礦坑進水,便
在訂定庄名時改為「猴硐」。大正9年(1920)宜蘭線鐵路由臺北通車至猴硐,即以庄名命名為猴硐站。光復後認為猴硐之名不雅,於民國51年將猴硐火車站更名為「侯硐站」,民國67年將猴硐國小、猴硐里更名為侯硐國小、侯硐里。後經猴硐文史工作者提議恢復原名,經各里里長聯合提案,民國94年並經
臺北縣政府及縣議會審議通過改回「猴硐」原名,惟火車站更名需牽動全臺灣所有車站的票價時刻表及售票系統,所以目前火車站站名採用「侯硐(猴硐)」新舊並列,這種全臺唯一用標註方式同時可以看到新舊站名是一種特色,也是旅客爭相拍照的焦點。

清朝先民來往台北、宜蘭之間,需步行淡蘭古道經過猴硐的九芎橋(弓橋里一帶)翻過三貂大嶺、草嶺後抵達頭圍(頭城)、五圍(宜蘭),由於猴硐是綿延山區的入口,當時官方設有尖站及汛防在此。清同治6年(1867)臺灣鎮總兵劉明燈北巡至此,登臨嶺上頓覺視野遼闊,感嘆山路漫長崎嶇難行,所幸路旁植樹有成,唯時局險惡求才不易,就以小篆體書寫詩詞感文,命人刻於附近山壁巨石上,字體並以金箔塗貼,鄉人稱它為「金字牌」或「金字碑」,是宜蘭開墾史上極為珍貴的古蹟文物,至今石牌碑文仍然完好無缺的留在現場,而金字碑古道更是綠葉成蔭,是目前北臺灣極為熱門的登山路線。

清光緒16年(1890)劉銘傳興建基隆至臺北之間
鐵路時,築路工人在八堵橋下發現金沙,遂上溯
基隆河至九芎橋,在猴硐的大、小粗坑溪發現金
沙源頭,循溪而上依次發現大粗坑、小粗坑、九
份、金瓜石金礦體。接著才有大批採金礦工擁入
猴硐及九份、金瓜石,展開約78年的「金生金逝」
採金歲月。自從民國60年臺陽公司同時結束九份、
大小粗坑金礦開採後,整個礦業聚落人去樓空,只
留下石階、石板橋、石凳、石砌屋墻在大樹草叢下,依稀可見到當年聚落建築的模樣,讓人懷思憑弔。小粗坑另有古道通往九份頌德公園,
全線林相茂盛,路況不錯,觀看員山子分洪道全貌
及番仔澳港灣視線極佳。

日據初期日本人大肆開採臺灣煤礦,由基隆延
伸到猴硐,因運輸不便所以規模不大,僅靠挑夫搬運供鄰近金礦區使用。礦業大亨李建興自日據部份承攬及全部承包到光復後承購猴硐礦場經營,期間李建興與家族成員年年創造煤產量臺灣第一名的佳績。臺灣光復後,各種工業迅速發展,對於煤的需求更大,猴硐的瑞三鑛業年產量也由民國34年的4.2萬噸,到民國65年的22.2萬噸產量最高峰,70年代時約佔全臺10 %。這段期間猴硐瑞三煤礦,成為全臺灣最大及品質最好的煤礦場。除貢獻國家整體經濟建設外,也提供大量外來人口就業機會,同時促進地方繁榮百業興盛。












猴硐地區居民大部份因煤碳開採移民而來,民國50~60年代煤業鼎盛時期,居民高達九百多戶,聚集六千多人,此時是猴硐有史以來的黃金時期。民國79年臺灣整體煤業沒落,採煤深度越挖越深,生產成本越來越高敵不過進口煤,讓煤礦蘊藏量還足夠再開採100年的瑞三公司,不得不隨著政府廢礦補助最後期限宣佈全面停產。猴硐地區除了礦業外缺乏其他取代性產業,隨著礦業日漸枯竭,人口逐漸外移,聚落顯著急速萎縮。現今只留下曾經輝煌燦爛獨步全臺的煤礦產業生態聚落,來供社會大眾見證、教育與憑弔,此種保存還算完整的「礦業歷史遺跡」是目前世界各國爭相保護的重要文化資產,也是猴硐重生再造最佳的資源。




-----------------------------------------------------------------------------------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歷史與縣府改建的過程:
(一)歷史背景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包含了當年瑞芳鎮礦業鉅子-李建興所經營之煤礦廠區,其全盛時期產煤量佔全台產量的七分之一左右,曾經是台灣最大的礦業公司。瑞三礦業開發猴硐地區的煤礦長達七十五年,李家的採礦史幾乎等同一部猴硐的近代史,由於礦源日漸枯竭,後來主要以開發本礦和復興坑的煤礦為主,直到1990年礦業沒落終告結束營運。
(二)改建過程
1. 基於猴硐過去輝煌之煤礦歷史、自然及地質景觀, 本府自89年起由建設局自編預算及向中央陸續爭取經費規畫及建設猴硐地區,本計畫自95年起至98年底投入新台幣1億4,650萬元,99年度預定再投入新台幣2,000萬元,計投入新台幣1億6,650萬元。
2. 94~98年已完成建設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整頓工程、運煤橋修復工程、柴寮路基隆河沿岸步道及綠美化工程、運煤橋橋頭廣場改善工程、柴寮路路燈改善工程、礦工宿舍及復興坑廁所補強工程、整體公共設施及綠美化工程、廢棄營區再利用(旅客服務中心)及平溪沿線綠美化工程、猴硐遊客中心停車場新建工程案、臺北縣瑞芳鎮猴硐煤礦博物園區週邊零星工程暨週邊景觀、鋪面改善等工程。
(三) 目前進行中工程:臺北縣瑞芳鎮猴硐煤礦博物園區99年環境改善工程
(預計99年7月7日完工)。
(四) 未來待辦工程:
1. 開園後工程(中程計畫):礦工宿舍再利用工程、瑞三本坑開放
工程、增設節能設施、願景館前民房
外觀拉皮改造。
2. 開園後工程(長程計畫):整合復興坑及瑞三礦業大樓、串連結
合三貂嶺瀑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