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4日 星期一

upntoday-8/24-07-taipei news-扶輪啟動「八八水災」賑災計畫

國際災難救援慈善機構來台「急難庇護屋」安置

暨 扶輪啟動「八八水災」賑災計畫

「八八水災」重創南台灣,所有台灣扶輪社友本於「同舟共濟,人溺己溺」之人道關懷,發揮愛心,陸續投入救災行列。國際扶輪理事謝三連及台灣七個地區總監(3520地區陳曜芳總監、3460地區張光瑤總監、3470地區晉茂根總監、3480地區謝炎盛總監、3490地區李進賢總監、3500地區涂百洲總監、3510地區林照雄總監)目前已正式啟動跨地區共同服務機制,發起「八八水災賑災計畫」,為我們的家園,南台灣這片土地的災難,盡更多的責任。國際扶輪並協同台灣「世界展望會」會長杜明翰與「急難庇護屋」組織成員,於今日(8/24)拜會高雄縣長楊秋興,並於縣政府一樓大廳現場展示、說明急難庇護屋的功能,希望能藉此幫助災民,提供安全、舒適的安置住所。



「急難庇護屋」組織是國際災難救援慈善機構,主旨在為受災民眾提供臨時住所,給予災民關懷及人道救濟。此機構的資金來源是靠公共慈善捐款。組織創始人湯姆韓德森,是一名前英國皇家救難員,他在2000年於英國康瓦的赫茲敦里扎德扶輪社首度提出這項計劃。現在已發展為全球扶輪社中最大的組織,並已募集到超過二千五百英鎊捐款。五十多個國家中,「急難庇護屋」在八十多件重大災難中伸出援手,其中包括南亞大海嘯、颶風卡崔娜及緬甸暴風納吉斯。



每個庇護屋中裝有十人用帳篷、毯子、淨水器具、烹飪設備、及其他基本工具。箱子皆有編號,以利捐贈者追蹤去向。一口箱子價值三萬元台幣,價錢含蓋所有內容工具、包裝處理、保管費用、運費及配發費用。一個箱子可以維持六個月到兩年左右的生活,平均每人一天花不到17元新台幣,就能有住所能夠溫飽。為了保持救濟物的高品質和確保有利價格,組織和主要供應商都有密切的合作。國際扶輪並強調,急難庇護屋「只送不賣」。



負責救援配送的是「急難庇護屋」機動小組,其成員接受密集培訓。快速的救援行動,並和受災國家當地扶輪社緊密合作,使得「急難庇護屋」比其他慈善機構能更快搶得救災的黃金時機。臺灣「急難庇護屋」行動目前已有一百個送達臺灣,隨時由四人組成的機動小組負責發送到災區。救援團隊與臺灣扶輪社和世界展望協會通力合作,忙於評估南臺灣的受創程度。而第一批救難帳篷已在18日送往臺東大武鄉。「急難庇護屋」於 八月十七日 通關抵達,並連夜送往災區。現在大鳥村的八戶受災家庭接受援助,因為他們的家在 八月八日 遭土石掩埋。





「急難庇護屋」機動小組員麥克葛林斯萊德和菲爾杜洛,得到扶輪社和世界展望協會的幫助,在災區村落訓練一批義工。麥克葛林斯萊德說:「我們在大武的國小找到適合的場地,那裡有老舊的籃球場可以遮風擋雨,還有乾淨的自來水及衛生設備。」一位五十多歲的大鳥村受援災民 潘 先生與太太、三個孩子及孫子,在這此颱風逃過了一劫。他說:「大約下午一點時,風雨非常大,接著河就朝這來,我們趕快逃離。之後山崩、土石流把我們的家掩沒了。」 潘 先生和他的家人除了身上的衣服,其他所有財產都埋在上噸的土石中。也因為現在道路受阻無法通行,他也無法繼續開沙石車工作。他表示:「希望政府會幫助我們重建家園,因為我們身無分文。」



另外「急難庇護屋」機動小組組員大衛雷和臺灣裔組員 賴 小姐目前在嘉義的中央山脈,評估當地災區狀況和需求。但是因為道路毀壞,一旁落石隨時坍方,許多村落仍無法得到聯繫,工作進行十分不利。雖然情況不樂觀,「急難庇護屋」組織在 八月十八日 ,將箱子送進災區。此時,最初的一百個箱子已配送完畢,另外224個箱子將於近日抵臺,最多可提供三千位災民臨時救援。



國際扶輪目前規劃賑災計畫,主要分為四大方向,包括:「災民安置」、「災後重建」、「醫療服務」以及「救災募款」,將以跨地區平台整合之計劃為執行標的,全力投入賑災援助工作。其中,協助災民安置部分,國際扶輪跨地區服務平台目前已由RI災難救助行動。在災後重建方面,國際扶輪將籌建「扶輪村」,捐助搭設組合屋,提供災民棲身之所;另外,也將全力協助災區學校能盡快恢復正常上課,國際扶輪將捐助提供教學相關設備,讓災區學童學習不致中輟;此外,國際扶輪還將提供水塔及水資源的捐助,提供災民安全無虞的飲用水使用。在醫療服務上,國際扶輪已積極結合地區醫療資源,計畫募集各式醫療用品,提供醫療人員及藥品至災區執行醫療服務。而包括上述「災民安置」、「災後重建」、「醫療服務」等救助,期望能募集更多愛心,為賑災出錢、出力,協助災民走出傷痛!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