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過八成實習醫師連續工作逾33小時 近四成不想當醫師
根據《今周刊》在「台灣全國醫學生聯合會」協助下所進行的調查顯示,有七成八以上的實習醫師,每週工時大於80小時,甚至超過110小時;連續工作33小時以上者也超過八成,導致將近四成(38%)的實習醫師不想當醫生。
依據國內〈教學醫院評鑑規範〉的規定,「實習醫師照顧病床數不能超過十床,每週工時不得超過80小時,值班至多三天一班。」由於實習醫學生的身分是「學生」,不具醫師資格,因此實習期間應以學習為主,被指派的工作也以「學習」為目的,而且必須在充分監督下才可執行醫療行為,但《今周刊》卻發現實習醫師雖然名義上是學生,事實上學習和工作分量明顯不成比例。
根據《今周刊》實地訪查,各大醫院實習醫師每天一大早約五六點即必須要先到醫院看病人,處理換藥等瑣事,換一次藥約15分鐘,若「轄區」超過10床病人,換完藥可能就七、八點了;同時實習醫師必須參與八點的晨會,結束後還得隨主治醫師開刀,幫忙抽血、打軟針、放鼻胃管、導尿管、拆線、拔管、做心電圖、抹片、接送病人詢問醫史、身體檢查、寫病例、處理醫囑和文書作業,直到晚上八、九點工作仍尚未結束,還必須再幫病人換一次藥。若值夜班,不僅須照顧數床病人,還須應付突發狀況,經常來不及休息就再繼續整日的工作。
部分病床數超過兩千的大型醫院,實習醫師只有不到一百人。《今周刊》訪問一位不願具名的實習醫師表示,「有一次在急診科,分配到照顧23床病人,我前天值夜班,接著清晨開始換藥,好不容易忙完,結果又再值夜班。連續52個小時,我都無法坐下休息,甚至上廁所、喝口水都沒有,因為一旦休息,旁邊就是位重症病人陷入昏迷,你敢休息嗎?」
超長的工作時數,使實習醫師常處於睡眠不足的情況,專注力下降、身心不堪負荷,進而影響學習品質。同時,下班後身心俱疲,除了回家「倒頭就睡」,很少人還有多餘精力和時間進行研究、學習或發展其他興趣,不僅沒有正常的社交關係,甚至和家人相處的時間都沒有。
無獨有偶,今年四月,一名在成大附設醫院實習的醫學生,在連續36小時值班後,被發現猝死在浴室,經急救後仍宣告不治。這期間,他手機仍有十多通醫院來電交代工作。
險峻的工作環境,讓醫學生為理想而學醫的熱誠受到挑戰,也讓他們在選擇專科前有更多猶豫。目前醫療糾紛最多、工時也最高的外、內、婦、兒加上急診共五大科別,已明顯招不到醫師。知名的臺大醫院日前招募婦產科醫生,就發生無人應徵的狀況。
台灣醫學生聯合會會長許睿琪表示,「政府應該具體改善台灣高工時、高風險的醫療環境,減少不必要的醫療訴訟,充分落實保障醫療人員人身安全的種種措施,才能讓醫學生畢業後按照興趣選擇科別,而不是為了現實考量選科,甚至是轉換跑道。」
根據《今周刊》了解,實習醫師每周平均工時屢屢超過100小時,遠超過《勞動基準法》工時上限48小時。但也因定位不明,落入教育部、勞委會、衛生署「三不管」的灰色地帶。在實習醫師普遍都超時工作的狀態下,未來民眾生病恐怕只能自求多福。
更多詳細內容請看最新一期《今周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