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8日 星期一

upn-taipei news-taipei county-2010-11-08-12-坎昆氣候變遷會議(COP16)前的重要氣候變遷國際論壇將在臺北縣舉行!

坎昆氣候變遷會議(COP16)前的重要氣候變遷國際論壇

將在臺北縣舉行!

【北縣訊】臺北縣政府於 99年11月8日 至 11月9日 辦理「低碳城市首長高峰會」。在坎昆氣候變遷會議(COP16)舉行前夕,來自世界15個國家的學者、氣候談判專家及城市首長齊聚臺北縣,共同分析目前國際上對於氣候談判情勢的關鍵以及坎昆會議可能討論的重要議程;來自許多重要城市的首長,也分別就自己城市的永續發展提出分享與未來的計畫,是一場難得一見的國際盛會!



「低碳城市首長高峰會」顯示臺灣參與全球氣候談判的決心;臺北縣以城市為參與主體,與國際各城市交流,分別來自法國巴黎、美國辛辛那提、波特蘭、哥本哈根、拉脫維亞首都里加、澳洲黃金海岸、加拿大穆迪港市等,這些城市首長將分享他們城市的永續做法與理念。其中,獲美國公民網站OneWorld選為2008年風雲人物的葡萄牙Moura首長José Maria Prazeres Pós-de-Mina也應邀來臺,分享如何將原本默默無聞的Moura建設成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城市,讓綠政策成為城市經濟發展的動力、公民力量的展現,讓地方接軌至國際,低碳永續發展無國界。



資料詳洽:環保局程主任大維 電話:29603456-4062

新聞聯絡人:賴子秀股長 電話:29603456-4232



99.11.08上午場速紀錄

從地方到國際: 聯合在地與全球力量因應氣候變遷



此會議邀請各城市代表出席,包含:



澳洲 黃金海岸市

加拿大 穆迪港市

丹麥 哥本哈根市

薩爾瓦多市

法國 巴黎

拉脫維亞 里加市

葡萄牙 莫拉市

斯里蘭卡

美國 辛辛那提市

美國 波特蘭市



沈署長致詞:



感謝來自世界各地與會者,氣候變遷已是本時代不可避免的趨勢,各國致力於因應氣候變遷的衝擊。在哥本哈根舉辦的COP15,結論是全球暖化控制在攝氏兩度以內,投入基金至開發中國家協助減緩氣候變遷衝擊。各國肩負起身為地球村一份子的責任,台灣更是不會在此場合缺席。因應哥本哈根協定,由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沈署長世宏簽署的自願性溫室氣體減量,台灣目標在2020年回到2005年的排放基準,雖然台灣是以2005年為基準,和國際的基準年不同,但是這充分了展現台灣在減緩全球氣候變遷的積極度及行動。另外,我國與世界接軌,積極推動再生能源法。能源管理局致力於企業用電節能,立法院正在討論此法案。此外,我們提供碳交易為誘因鼓勵產業進行減量。我國環保署將我國各城市改造成低碳城市為任務,預計四年內達到6個低碳城市,最終目標是十年達成低碳談灣,與自然和諧共存。為減少我國對能源進口的依賴,我國採取節能減碳以及國家減緩行動(NAMA)。積極推動支持我國加入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讓我們台灣人民可以攜手共同減量。



周縣長:



台北縣為台灣最大的院轄縣,我去年在到哥本哈根參加COP15,當時真得非常的寒冷,甚至有人覺得這麼寒冷怎麼會是全球暖化呢?但其實近年來,台灣面臨颱風的衝擊,全球各地皆有颶風以及淹水的問題。有些城市已開始有所行動,推行很棒的因應措施及方案。我們必須了解,很多時候不是推行騎乘自行車或者不興建核能發電廠就能解決的。我們應該要改變人頻的生活方式及行為,鼓勵民眾選擇或興建綠建築;從地方政府的角度來看,我們必須從政策著手改變,在台北縣市有5000輛公車營運,但是在上海有15000輛公車,甚至有家戶接駁車服務,這樣的政策推行的結果就是減少汽車排碳量。在台北縣,一座火力發電廠就佔了50%的排碳。因此,我們更應該要推行再生能源。此次高峰會,目的在於讓各個城市互相學習,教學相長,最後祝大會成功,也感謝各位貴賓的出席。



法國國際關係研究中心院長



今日,全球的環境是很重要的問題,因為還衍生出來健康等問題。我們面臨的情況是,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我們必須合作,共同解決全球的問題。溝通已經不是新的議題,重點是在於如何建立溝通橋樑,其中,還有許多技術在其中。目前

台北與北京維持的和諧關係就有助於溝通。

面對氣候變遷的問題,各個城市很難制訂出非常精確的方式來因應,而且,時間的不確定性也在裡面。192個國家聚在一起溝通,雖然很多溝通但卻無結論。

其實,從下至上的政策推動也是很重要的。我們目前面對的氣候變遷協商,不單單只是環境議題,最後要促成的,是地球村的理想,連結各國,達到國家層級的共識。最後感謝台灣各部會的邀請及努力,有你們的貢獻此會議才得以成功。



楊國棟, 外交部條約法律司司長



很榮幸能到這裡與各位談論有關【從地方到國際:聯合在地與全球力量因應氣候變遷】感謝台北縣政府及駐法國臺北代表處。臺灣主動減緩全球變遷的衝擊,與世界接軌。環境問題對台灣的生存已經造成重大的衝擊。然而,台灣有信心,在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已及其他機制皆能有正面的回應。

在台灣永續發展已推行多年,因為台灣地勢及地理位置,脆弱度特別高,面對較多的環境衝擊及風險。台灣希望能參與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以及清潔發展機制(CDM),致力於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國立政治大學所做的是在台灣推動的聯合國議題。在外交上,我國也協助非洲及拉丁美洲多年,從事有關環境盤查及污染防治、再生能源與減少森林砍伐等工作。我國政府亦積極協助企業減少溫室氣體減量、盤查與監督,以減少面對環境的衝擊。此外,台灣積極參與聯合國事務,在COP15哥本哈根會議及其他聯合國大會上,許多國家都表示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中美洲。各地方政府也支持台灣加入UNFCCC。台灣身為國際的一份子,面對環境議題有義務也有責任。台灣身為國際社會的一份子,會繼續致力於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減緩氣候變遷,減少對環境的衝擊。因應氣候變遷,台灣會以非常有意義的方式參與。



包美城, 法國在臺協會主任



無庸置疑,全球氣候變遷已成全球面臨最危急的問題。在COP15哥本哈根會議上,各個國家同聚一堂進行協商,法國也是積極參與促成國際對環境協議的一員。已開發國家有能力在2020年達到減碳百分之30,到2030年減碳至百分之40。同樣的,已開發國家有技術協助協助開發中國家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減碳50-60%。我們要記得,溫室氣體減量和發展息息相關,環境問題同樣會牽涉到經濟及政治問題。然而,我們必須了解優先順序依然是環境保護。法國也有與台灣合作進行環境的研究,包含交通、生質能、企業用電和生物多樣性等。

法國和台灣一同攜手對抗氣候變遷,相互學習經驗,在人類發展與歷史上具有重大意義。



預備場: 回顧哥本哈根會議Introductory session: A look back on Copenhagen

講者Speaker1 陳勁甫, 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副教授

CHEN Ching-pu,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Social and Policy Sciences, Yuan Ze University, Taiwan

Climate negotiations: a view from the outside

氣候談判:外部觀點



講者Speaker2 Anne-Cécile VIOLIN, 法國國防部戰略事務總署

哥本哈根會議:缺失與成就

Anne-Cécile VIOLIN, Directorate for Strategic Affairs, Ministry of Defence , France

The Copenhagen conference: weaknesses and achievements

主席Chair 鄧家基, 臺北縣政府環境保護局局長

TENG Chia-ji, Direct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 Taipei County , Taiwan



鄧家基, 臺北縣政府環境保護局局長



感謝各位的參加,特別感謝法國文化協會協助這次的國際交流。

2012年經度議定書即將到期,必須盡快行動,COP15的會議的會員國最後一次能擬定國際公約

全球變遷的問題

我們尚未看見各國元首至訂出能因應氣候變遷的國際公約,哥本哈根協定,看似重要,卻無法律效力。希望各國經濟體能夠共同肩負起責任,開始行動。哥本哈根會議顯現出,權力的平衡要有所改變,不只是國家層級,自願性的組織以及各國家皆應被納入。

吸引了全球的注意,氣候變遷議定書,實際的政策實行

本會議的主要目的是將各國不同的文化納入,將各地區及地方政府的經驗會及在這兩天的會議,互相學習。

環境趨勢以及管理

低碳城市

此場主題為回顧哥本哈根會議



陳勁甫, 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副教授

氣候談判:外部觀點



感謝台北縣環保局與法國文化協會的協助辦理此會議

個人從外部對哥本哈根會議的觀點

此全球的公約一康使源自里約的地球高峰會

COP1於柏林開始協商Berlin Mandate

1997是重大的奠基石: 京都議定書

京都議定書底下的工作小組開始組成AWG-KP

峇里島路線圖

附件一國家肩負起責任



未來可能的承諾及其時程表

承諾及修改的基礎資料

二氧化碳減量之承諾深度

承諾的形式

排放量測量及評估

減排責任的基礎

強制性與dispute settlement



正面力量:

全球變遷的嚴重性有相當高的認知

哥本哈根會議,各國先後宣是減量目標

大眾對COP15的高期待

美國領導人的力量

政府政策:

如果這是一場遊戲,我們必須了解玩家的立場為何。接著看他們的決定所帶來的後果。



Longterm Cooperative action

Kyoto protocol



哥本哈根會議來看,附件一國家,主要由歐盟及丹麥領導,和已開發國家代表美國共同與非附件一國家會談,非附件一國家代表為中國。

由中國與G77組成的開發中國家團體,包含了兩大排放國: 中國與印度,以及世界上最脆弱的國家

BASIC希望看見有企圖心的承諾與行動,但同時注重經濟發展

中美立場:

在COP15之前,中美皆採取相當保守的立場,壓縮協商空間

美國想要將中國納入法律承諾

中國認為美國未盡到肩負起減碳的領導及責任

附件一國家(已開發)希望開發中國家以減碳為主,不是指專注在經濟發展,以減緩氣候變遷衝擊

非附件一國家(開發中國家)認為已開發國家應該要肩負責任,減少溫室氣體減量,



行動方面:

附件一與非附件一國家,就如同北半球與南半球的分嶺

NGO

丹麥政府是國際政治的中心,想創造丹麥典範

展現小國的環境外交實力

氣候外交,建立起國際的合作及信任



OECD國家

氣候門事件

Danish Text事件





12/7在哥本哈根開會的第一天,連能簽署的文件都沒有

整個過程混亂又緩慢

各國元首開始抵達

中國代表溫家寶,派層級較低的官員代表與歐巴馬會談



蘇丹、玻利維亞及G77的其他國家強力抨擊哥本哈根協定

而他只是個



Insights:

geopolitics and domestic politics

國際政治固然重要,地方政治更重要,因為人民想看到的是立即的行動及立即見效

中國和美國的密不可分成了【中美國Chimerica】

氣候變遷的問題無法解決,只能管理

不斷增長的過程

由下而上的政策推行

透明化

信任



法國國防部戰略事務總署

哥本哈根會議回顧:缺失與成就



pertinence of the United Nations multilateral format

a new power game



聯合國多元形式的溝通及進行: 各國及各部會的參與,開發中國家與G77等團體

新的權力遊戲?似乎是第一次崛起的國家與已開發國家的對談

在檯面上協商,各種資金的機制

各國有不同程度利益涉入



從國防部的角度來看氣候變遷

全球的後果以及政策風險



生物多樣性已受威脅,顯示出家園的安全岌岌可危



整個協商過程的緩慢,隱約透露坎昆會議希望的渺茫



各個國家都有代表為自己利益說話,但是地球本身沒有代表為她說話。



在坎昆會議,中國與美國一然扮演決定性的角色。

但除了美國與中國之外,地方政府也有立場。

氣候變遷可能是另一種形式的戰爭,但是不同的是,敵人不是外來的,而是在我們內部,我們需要團結才能解決這問題。



第一場: 氣候變遷持續衝擊—以島國為例Session 1: Increasing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the case of island states

講者Speaker1 H.E. Amb. Phillip K. KABUA, 馬紹爾群島共和國駐臺大使

在地氣候衝擊對全球談判的影響

H.E. Amb. Phillip K. KABUA, Embassy of the Republic of the Marshall Islands in Taiwan

Bringing local impacts to bear on global negotiations

講者Speaker2 李根政, 地球公民協會執行長

脆弱島國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 - 以臺灣為例

LEE Ken-jen, Mercy on the earth, Taiwan (MET), Taiwan

Challenges of climate change for vulnerable island nations - The case of Taiwan

主席Chair 杜文苓, 臺灣環境行動網理監事 國立政治大學助理教授

TU Wen-ling, Committee member, Taiwan Environmental Action Network (TEAN), Associate Professor, National Cheng Chi University, Taiwan



杜文苓, 臺灣環境行動網理監事 國立政治大學助理教授



李根政, 地球公民協會執行長

脆弱島國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 - 以臺灣為例



先介紹台灣的生態特色,最高的山為玉山,258座 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台灣也稱為高山之島。但是,台灣也面臨許多氣候的衝擊,地震以及颱風是台灣時常面臨的問題。颱風的益處是為台灣帶來豐沛雨量,但是相對的,造成降雨量過度集中許多問題。921地震以及88風災造成許多傷亡,88水災那馬夏南沙魯村及小林村面臨活埋滅村的慘況。南部地區非常興盛的養殖業,造成超抽地下水的地層下陷,現在自然災難已造成國家安全問題,我國政府也已將氣候變遷的自然災害國家層級。水災帶來的另一個問題是水資源,曾文水庫原本儲水量為五、六億頓,八八風災過後,水庫蓄水量減少相當於一百萬人飲用水的量。颱風年年侵襲台灣,氣候難民持續增加。

台灣必須改變產業結構,應該以節水產業為優先。但是,如今各種開發案依然輕忽,例如剛通過500億蘇花改,忽略了地形脆弱的因素。目前,台灣的碳排放依然在持續成長,回到2005年的排放量政府覺得很積極的,但非政府組織與環保屯體依然覺得不夠。目前,高排碳的開發案,包含中龍鋼鐵、林口電廠更新擴建、中油三輕更新、大林電廠擴建、國光石化等,代表的是500億的碳排放成長。這些高耗能的產業開發案預計在2016完成。目前,台灣依然迷信高碳產業能帶動經濟成長,還是只相信GDP。



此外,馬英九總統的政策: 造林 六萬公頃 政策,其實和產業開發案相比,能減碳的實際效益是非常小的,另外,林務局的政策某種程度鼓勵砍森林造林,這違背了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的原則,應該是在原本沒有森林的地造林,砍樹造林頓時間成了施小善行大惡。台灣與國際接軌,不應該淪為口號。

最後,台灣應該參與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讓台灣為全球減碳負起國際責任,在這方面,非政府組織和政府的立場一致。



馬紹爾群島共和國駐臺大使

在地氣候衝擊對全球談判的影響



面對全球變遷的衝擊,各國皆開始建立起談話及協商,尋找結決方案。改變社會與產業的結構。地勢地的國家面臨非常大的氣候變遷衝擊,我們需要國際公約來控制溫室氣體減量,以減緩氣候變遷。



馬紹爾群島參與1992年的地球高峰會,10997年馬紹爾群島也簽署了京都議定書。於哥本哈根會議,各國未制定出有法律效力的協定書,會後,超過120個國家合作持續對抗氣候變遷。減緩、調適已及資金的投入,讓開發中國家面對全球變遷的衝擊。馬紹爾群島在這樣的全球架構下,積極改變立法結構,希望全情能共同致力於減緩氣候衝擊,以島國為家的居民,尋求存活的機會,提供一個安全的居住環境,也成了馬紹爾群島政府的優先順序。全球氣候變遷與馬紹爾群島未來發展、島嶼的地理、生物多樣性等皆息息相關。乾旱和水災都是我們會面臨的問題。我們活在同一個地球,我們同是人類。”share one planet, we are one people”

如果我們在這全球的議題失敗了,損失將會遠超過我們預期。我國政府最近2010路線圖採取行動、策略以和國際系統及社群接軌,我們已經開始進行溫室氣體減量,預計在未來十年內減碳百分之40。

馬紹爾群島需要資金投入協助面對衝擊,需要建立國際合作機制,已將因應氣候變遷之策略及行動計畫列為我國優先政策。哥倫比亞大學及紐約都有質行計畫協助馬紹爾群島。解決目前全球氣候變遷問題同時也可以免除許多國際問題,這需要國際公約,以蒙特婁公約為例,制定國際公約約束氟氯碳化物最後填補臭氧層破洞。

我在這裡呼籲並懇求各國採取行動,挽救地球脆弱度最高的國家。



第二場: 權力平衡重整Session 2: Changing balances of power

講者Speaker1 André SANTOS PEREIRA, 法國發展與環境國際研究中心研究員

巴西在氣候變遷議題上的國際地位

André SANTOS PEREIRA, Researcher, International Center of Research on the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CIRED), France

Brazil’s international position on climate change

講者Speaker2 Prodipto GHOSH, 印度能源與資源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

印度在氣候變遷議題上的國際地位

Prodipto GHOSH, Distinguished Fellow, The Energy and Resources Institute (TERI), India

India’s international position on climate change

與談人Discussant Emma BROUGHTON, 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衛生與環境計處初級研究員

Emma BROUGHTON, Junior Research Fellow, Health and Environment programme, French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fri), France

主席Chair Bob Elliot, 加拿大穆迪市議員

Bob Elliot, Councilor of City Port Moody, Canada



Prodipto GHOSH, 印度能源與資源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

印度在氣候變遷議題上的國際地位



歐盟、美國、中國、印度等皆為大排放國。我們必須探討開發中國家的處境及所面臨挑戰, 470million印度人活在沒有電的空間,想像世界人口百分之八生活在黑暗的世界。近35%的印度人口一天的收入只有一美元,近80%的印度人口一天收入僅有兩美元。



文盲、性別不平等、男女不平權已及健康狀況惡化都是印度面對的問題。



以GDP的能源強度來看,印度的數值非常低。2004年的資料顯示,印度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和日本相同,比德國表現更佳。



Greendex Ranking

2008年開始,國家地理雜誌開始為主要國家的消費者排名,而印度被評比為第一名。歷史上來看,印度面對氣候變遷的脆弱度很高,一直以來飽受乾旱與水災等威脅。根據NCAER=CGE的資料,預測印度的GDP成長到2030年會一直下降。由五個模型跑出來的預測,預測一直到2030年的人均排放從2.77至5點多噸。來看溫室氣體排放的歷史責任來看,中國與印度及其他開發中國家的碳排放成長是負的。對於UNFCCC,印度的立場是開發中國家無須受到法律強制減量,需要受到法律強制減量的為已開發國家。



peaking year

印度無法承諾減碳而減緩經濟成長,應該是要已開發國家肩負起責任進行減碳。對於印度國內的地方計畫,資源的足夠地區不允許國際的力量介入。所有聯合國的金融機制(Financial Mechanism)皆需透明化。

聯合國的資金應應用在協助開發中國家在減緩、調適與技術轉移等方面。



希望開發中國家與已開發國家的技術轉移隔閡,barriers

monopoly

free access



REDD+

no boder measures on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André SANTOS PEREIRA, 法國發展與環境國際研究中心研究員

巴西在氣候變遷議題上的國際地位



了解巴西在氣候變遷的立場是很重要的。已巴西的能源結構來看,其實是很多元的。15.9 renewewable, 28 oil and by products, 9.4 natural gas, sugar cane 13.7, hydraulic 14, 6.4 coal,



溫室氣體排放

LULUCF 57, Waste 2.4, Energy, ind proc, agriculture



非附件一國家無須制定減量目標

國家的立法: national climate act, 氣候變遷資金,清潔發展機制

cli ate change act, mitigation adaptation, R and D

維持再生能源高佔有率,生值能源產量,

減少森林砍伐: 亞馬遜基金

政府: UNFCCC習得的知識與經驗,應用在巴西的科學與科技部以及環境部

巴西的立場: 從歷史責任來看,溫室氣體排放的責任需歸咎已開發國家



從時間軸來看,未來,非附件一國家(開發中國家)需要兼負起責任減少溫室氣體排的時間點約於2060。



京都議定書: 附件一國家的減碳承諾,碳交易機制,LULUCF,溫室氣體減量

UNFCCC: 減緩,調適,資金,科技



COP15失敗

附件一國家沒有積極的行為和承諾



巴西的立場在於附件一國家的責任遠大於非附件一國家

金磚四國以及其他開發中國家上為需要負責任減碳

要國際公約就要妥協

然而,美國的不負責任行為不該做為已開發國家,尤其是金磚四國的藉口

巴西尋求的不是UNFCCC下的官方減碳目標,而是國家緊碳目標

巴西專注於減緩森林減少的議題



Emma BROUGHTON, 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衛生與環境計處初級研究員



南非、印度、巴西、中國

basic group countries



哥本哈根會議展現的精神在於願意溝通的決心,甚至在哥本哈根會議之後,持續在新德里辦會議持續協商,一直到今年的墨西哥坎昆會議。UNFCCC表現的是一系列混亂的協商,中央管理的各國協商,國內的聲音被傳達到國際



Multilateralism 多面向溝通



史上第一次,無需肩負責任的開發中國家展現願意減碳的意願,作出減碳承諾並制定目標,這樣的宣染力會影響坎昆會議,進而改變美國的態度。



OPERATIONAL DEAL

美國及主要開發中國家



兩個問題: 開發中國家致力於環境解決方案之可能性?

重心放在能源而非氣候變遷



政府重心放在能源治理是因為裡面包含科技及技術轉移。

自然資源

碳排放少之技術

能源安全問題

氣候變遷對於開發中國家

調適與脆弱度



逐漸發展的同時建立成為已開發國家,就符合減碳的責任

各退一步,互相妥協,達成共識



巴西漸漸面臨氣候變遷的衝擊,

美國是唯一未簽署京都議定書的已開發國家,這是無法接受的

巴西不該重蹈覆轍,但是被限制發展

中國不該使用不潔淨的燃煤能源,但是同時美國也不該擷取自然資源來發電。



印度: 我拿出來的資料都是來自國際組織,包含世界銀行

1980年代,印度的排碳量遠低於已開發國家

GDP強度來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