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7日 星期四

upn-taipei news-social-2011-02-17-26-反霸凌、要和平2011年台灣校園霸凌現象調查報告發表暨反霸凌行動宣示記者

環球郵報 - 記者- 鄢國榮 - 臺北市 報導】
upn - reporter-kent yen- taipei city report
反霸凌、要和平
2011年台灣校園霸凌現象調查報告發表暨反霸凌行動宣示記者

近來一個比一個誇張、一個比一個嚴重的中學校園霸凌案例驚動了整個教育體系與社會,從教育部到地方政府也紛紛宣示「反霸凌」為新學期的重點校園工作。只是究竟校園霸凌問題有多嚴重呢?我們到底可以做些什麼預防這些嚴重的校園霸凌事件發生?兒盟選在開學時刻,公佈最新的台灣校園霸凌現況調查報告,結果發現小學同儕欺負現象有愈來愈嚴重的趨勢,觀察這四年來的霸凌現象,「經常」被霸凌的比例增加幅度高達六成。有鑒於此,兒盟今年特別深入調查國中、國小校園,調查結果18.8%的國小、國中學生表示「最近兩個月內,經常被同學霸凌」,相較於其他國家,台灣的霸凌問題屬於「中等嚴重」的程度,比英國、瑞典都來得嚴重。進一了解孩子霸凌的方式發現,以排擠不討喜同學的「關係霸凌」最常見佔七成七,其次近六成為言語上攻擊的「言語霸凌」,如:嘲笑(49.2%)、取難聽綽號(48.7%);令人擔心的是,一成學生(10.5)坦承班上同學常會「肢體霸凌」,毆打那些「不討人喜歡」的孩子。此外,網路霸凌成為新的霸凌形式,調查發現,16.6%曾經在網路上霸凌別人;另外,11.1%表示曾經有「在網路上被別人嘲笑、辱罵、攻擊」等不愉快的經驗。最令人心疼的是遭受霸凌的孩子經常面臨嚴重的心理創傷,調查發現霸凌的受害兒童中,超過六成的人反應會覺得難過和受傷(67%)、一成四會因此不想上學、甚至有超過四分之一孩子(25.3%)表示「覺得不如死了算了」,在國外,學童因受不了霸凌而自殺的案例時有所聞,可見校園反霸凌行動有其急迫性。記者會現場,兒盟和屈臣氏也發起了「反霸凌、要和平ABC」行動,提供了反霸凌親職專書、全省巡迴的校園宣導和專線電話…等資源,希望透過幫助學校、家長和支持學童等三管齊下,把霸凌趕出校園,為孩子營造友善學習成長空間。

◆「霸凌」,最熱門的搜尋關鍵字、最令人擔憂的校園問題
「一直打, 打完抓到廁所用馬桶水沖頭」、「罵兒童之家的同學說他的爸媽是乞丐」、「圍毆,然後拖著他的腳,逛整個年級」、「散播謠言,誣賴同學,故意把謠言在那人面前講很大聲」…兒福聯盟王育敏執行長說明召開此次記者會的主要目的:看到問卷上孩子分享曾經看到或經歷的霸凌經驗,實在怵目驚心,可見霸凌已成為嚴重的校園問題,尤其令人擔心的是根據兒盟長期關注校園霸凌議題的觀察,其負面影響甚至可能持續到成年以後,國外研究發現到24歲為止,有60%的霸凌者至少有一次犯罪紀錄,有40%的人有高達3次或至3次以上的犯罪紀錄。此外,澳洲的學者研究亦證實:被霸凌與發展自殺念頭具有關聯性,在國外都陸續傳出長期受凌學童自殺事件。也因此反霸凌、營造友善校園已成為當務之急,需要多一點對問題的了解,並提出具體的解決對策。

為進一步了解台灣校園霸凌現況,兒盟於今年(2011年)1月3日至1月14日期間施測,以台灣本島五、六年級國小學童、國中一、三年級學生為母群體,採分層隨機抽樣法,總計回收有效樣本2,728份,其中國小1,516份,國中1,212份,回收率達89.6%。以下是調查的發現:

台灣校園霸凌問題與國際相比屬中等嚴重程度-
近一成會霸凌同學、近兩成學童經常被霸凌,四年來增加六成左右
調查發現近兩成國小、國中學生(18.8%的)表示「最近兩個月內,經常被同學霸凌(每月2、3次以上),觀察96年至今四年來的變化,增加幅度高達六成。此外,也有一成左右(10.7%)的學生坦承「最近兩個月內,會欺負、嘲笑或打同學(每月2、3次以上)」,可見校園霸凌是相當常見的現象,絕非僅發生於少數學生身上而已。
根據HBSC(2006)的調查,進一步比較台灣與四十國11、13、15歲孩子被霸凌的狀況,台灣男生有22.1%被霸凌,在HBSC排名中佔第20位,女生受凌者比例則為14%,佔第21位,女生略微嚴重(排名愈後面表示愈嚴重)。由此可見,與其他先進國家相較,台灣校園霸凌問題屬於「中等嚴重」的程度,比英國、瑞典都來得嚴重。

關係排擠、言語恐嚇威脅最常見、肢體霸凌最危險-
七成七關係霸凌討人厭的同學、近六成言語霸凌、一成肢體霸凌
本調查詢問孩子,班上學生會如何對待討人厭的同學,調查發現超過半數以上(53.8%)會欺負「不討人喜歡」的孩子,另外超過三成以上(33.1%)只是冷眼旁觀、什麼事都不會做,顯見台灣的友善校園氣氛需要再加加油。
深入了解這些孩子常見的欺負方式,其中以「關係霸凌」最多,高達七成七左右(76.7%)具體行為包括「不理他,跟他保持距離」(67.9%,)、故意講八卦散佈謠言破壞他的人際關係(37.6%)、另外也有兩成學生(20.3%)會從事一些捉弄、惡意的惡作劇;而居次的是言語霸凌(59.8%),比方說嘲笑(49.2%)、或是替對方取難聽綽號(48.7%)等;傷害性最大的肢體霸凌佔了一成以上(10.5%),包括集體圍毆、甚至使用武器傷害等等,也會隨著學童年紀的增長而變本加厲。

匿名的惡搞與攻擊不用負責任?網路霸凌成新的霸凌現象-
一成七學童曾經在網路上霸凌別人;一成一曾經受害
調查發現,有上網習慣的孩子中,一成七的孩子(16.6%)曾經在網路上霸凌別人,以在「部落格」、「即時通」上張貼辱罵、恐嚇、排擠或讓別人難過、難堪的文字或圖片等手法最為常見。值得注意的是,2.3%的孩子曾經轉寄或上傳一些不雅影片或照片,現在很多學生喜歡拍攝自己或別人一些難堪或被欺負的畫面,並且上傳到影音網站,原本單純拍攝、上傳的動作,可能被不停複製、流傳到世界各個角落,然而孩子往往忽視這些影片、圖片可能帶來的殺傷力以及影響力。另外,也有一成左右的孩子(11.1%)表示曾經有「在網路上被別人嘲笑、辱罵、攻擊」等不愉快的經驗,網路霸凌的影響層面不容小覷。

不能說的秘密,旁觀者消失的正義感-
近二成旁觀者不阻止霸凌發生,因逾半數學生擔心會被報復;近三成覺得說了也沒有用
在霸凌行為的關係中,所佔比例最高的其實是「旁觀者」,那些既不是霸凌者又不是受凌的孩子才擁有改變現狀的力量。但台灣校園卻充滿冷漠的旁觀者,調查發現近兩成(18.1%)的孩子認為「班上同學看到有人被欺負,也不會阻止」。而進一步詢問孩子自己不願意告訴師長的原因:逾半數「怕同學報復」(54.2%)比例最高;近三成(28.7%)覺得說了也沒用;16、17%認為沒什麼大不了,而且跟自己無關,因此更助長了霸凌的嚴重惡化。

傷心、難過、不想上學、不如死了算了…,被霸凌者不可承受之輕-
近七成很傷心、難過;一成四不想上學;甚至兩成五孩子覺得不如死了算了
針對兒童被霸凌的感覺進行調查結果發現,近七成的受害兒童的反應是覺得難過和受傷(67%)、逾半數的人覺得很生氣(58.3%)、有四成六的人(46.4%)覺得很無奈..。另外有三成左右(30.3%)的人會想要報復回去。令人擔心的是,調查發現一成四的受害孩子會因此不想上學、甚至有超過四分之一孩子(25.3%)表示「覺得不如死了算了」…。
更令人心疼的是長期在霸凌的陰影下,孩子卻不懂得求助,調查發現逾半數學童(51.4%)受霸凌時候選擇隱忍;53%受凌者甚至表示不會主動找大人求助。這樣的現象值得注意,如何鼓勵老師、家長主動發現,以及旁觀者適時發揮正義更是在規劃反霸凌政策時,需要多加思考的。

◆ 愛我,請幫幫我…,反霸凌需要具體的宣示行動-
調查進一步詢問孩子對於「反霸凌政策」的想法,六成(60.4%)認為最有效的方法是「加強老師處理霸凌的能力」,其次為「對霸凌者的輔導」(54.2%),以及「加強同學對霸凌的認識」(48.2%)、「增加學校的輔導人力」(43.7%)等都有獲得半數左右的孩子認同。
王育敏執行長表示:「國外的研究發現,防治霸凌必須包含積極的行動,才能讓孩子感受到學校有處理問題的意願。霸凌事件的解決是需要面面俱到的,包括老師、霸凌者、家長、學校行政體系等缺一不可,倘若只是一直強調孩子對霸凌的了解,或是法律的認知,而不注重教師的相關訓練以及家長的參與,相信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很高興看到學期一開始包括從教育部到各縣市的教育單位都將『反霸凌』當作重點工作,從增加輔導老師到成立專線等等,以具體的行動宣示維護校園安全。」
長期關注兒童霸凌議題的兒福聯盟為響應明天的「粉紅T恤反霸凌活動」,特別穿上粉紅色的T恤,支持響應反霸凌活動。此外並宣示「反霸凌、要和平ABC」行動,希望從建立孩子的「友善」、「尊重」他人的觀念、鼓勵孩子發揮正義感;並且強化老師、家長處理兒童霸凌的親職能力等多管齊下的方式,帶孩子遠離霸凌的威脅:
Action一定要好朋友校園巡迴宣導行動
屈臣氏行銷公關部總監寇碧茹 Brenda Kou具體說明2011年一定要好朋友的校園宣導計畫:屈臣氏與兒盟連續兩年合作「一定要好朋友」校園宣導方案,透過行動劇、有獎徵答等寓教於樂方式,帶孩子學習尊重與友善,以及建立人際關係的技巧。今年有感於霸凌問題日益嚴重,決定擴大規模,預計深入全省各縣市的國小校園舉辦14場反霸凌校園宣導活動,歡迎有興趣的學校來報名。
「一定要好朋友」校園宣導方案報名專線:25505959轉2。
Book「霸凌不要來:十招教孩子遠離霸凌」專書
孩子遇到了霸凌怎麼辦?該怎麼跟孩子討論霸凌問題?似乎是很多家長甚至是學校師長的共同困惱,兒盟特引進國外相當有名的霸凌親職專書,書中以簡單、生活化的方式,讓家長學習同理、了解孩子人際煩惱,給孩子更多力量去面對霸凌困境。此外,透過「角色扮演」具體的操作步驟,增進孩子的人際技巧,並提升學習的興趣與成就感,成功幫助孩子遠離霸凌。歡迎家長和學校老師上兒盟愛孩子小舖認購:www.children.org.tw/shop/,或至101購物中心四樓PAGE ONE 書店(新加坡商葉壹堂)現場購買
此外,兒盟也將舉辦北、中、南、東區四場家長座談以及四場教師研習活動,帶著家長和學校老師們實際的演練,讓大家對這本書能夠更融會貫通,歡迎家長和學校報名參加。報名專線:25505959轉3。
Call 求助專線
0800-003-123~哎唷喂呀兒童專線
--專線時間:每週一到週五 ,下午四點半至七點半
兒盟針對12歲以下的孩子提供專線服務,由社工員與受過訓練的志工提供諮詢,只要孩子有任何煩惱都可以打來求助,給孩子問題解決與情緒宣洩的管道。
02-25585806~親職諮詢專線
--專線時間:每週二、四下午
在陪伴孩子處理霸凌的過程中,家長的角色是關鍵,但對於方法的拿捏,需要有人一起商量、討論,家長可來電與社工員討論親子間碰到的疑難雜症。


反霸凌、要和平
2011年台灣校園霸凌現象調查報告
國中生長期遭受遭霸凌 被打到手脫臼…
國小生長期被同學排擠、孤立 引發憂鬱症
連內政部長江宜樺都透露他在小一時曾遭霸凌的陰影。
近年來,一個比一個誇張、一個比一個嚴重的中學校園霸凌案例驚動了整個教育體系與社會,大家都在思考與檢討台灣校園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預防這些嚴重的校園霸凌事件發生?
根據兒盟長期對校園霸凌議題的觀察,其影響甚至可能持續到成年以後,到24歲為止,有60%的霸凌者至少有一次犯罪紀錄,有40%的人有高達3次或3次以上的犯罪紀錄。此外,澳洲的學者研究亦證實:被霸凌與發展自殺念頭具有關聯性,並且在挪威、日本、美國等各國都陸續傳出長期受凌學童自殺事件。
「霸凌」(bully)指的是孩子們之間,權力不平等的欺凌與壓迫,它是一個長期存於學生校園的現象,專指孩子之間進行惡意欺負的情形。歷年兒盟的全國抽樣調查發現,國小四、五、六年級學童 ,最近兩個月在學校經常甚至每天被同學欺負的比例,從96年的9.9%,99年已經上升到16.1%,上升速度驚人。
96年 97年 98年 99年
最近兩個月,我在學校經常會被同學欺負 9.9% 9.3% 10.3% 16.1%
為進一步了解台灣校園霸凌現況,兒盟於今年(2011年)1月3日至1月14日期間施測,以台灣本島五、六年級國小學童、國中一、三年級學生為母群體,採分層隨機抽樣法,就台灣地區19個縣市(不含澎湖、金門、連江等離島縣市)依母群體分布情形抽取受測小學,總計回收有效樣本2,728份,其中國小1,516份,國中1,212份,回收率高達89.6%。
台灣校園霸凌現象-18.8%學童經常被霸凌;近一成會霸凌同學
根據今年的調查,18.8%的國小、國中學生表示「最近兩個月內,經常被同學霸凌(每月2、3次以上),而霸凌的方式包括:排擠、毆打、恐嚇威脅、性騷擾等」。此外,也有一成左右(10.7%)的學生是霸凌者,他們坦承「最近兩個月內,會欺負、嘲笑或打同學(每月2、3次以上)」,可見校園霸凌是相當常見的現象,絕非僅發生於少數學生身上而已。
霸凌的類型:以關係、言語霸凌最常見
目前國外針對霸凌行為的研究,大致依照欺凌手段、方式分成下列四大型態:
各種霸凌型態的具體行為一覽表
關係霸凌 言語霸凌 肢體霸凌 網路霸凌
同儕壓力 取綽號 打 謠言
排擠 嘲笑 推 八卦
八卦 對人很壞 踢 電子信件
威脅 嘲笑 撞 語音信箱
使人陷入麻煩 說粗話 掐 張貼於網站
鄙視 言語傷害 暴力 簡訊
聯合起來對付某人 頤指氣使 傷害的行為 照片
取綽號 叫囂 毀滅性的行為 模仿扮演
惡作劇 奚落 吐口水 騷擾
騷擾 罵髒話 使人絆倒 威脅
註:引自兒福聯盟譯(2011)「霸凌不要來:十招教孩子遠離霸凌」
1.關係霸凌:關係霸凌往往是透過說服同儕排擠某人,使弱勢同儕被排拒在團體之外,或藉此切斷他們的社會連結。這一類型的霸凌往往牽涉到言語霸凌,常會牽涉散播不實謠言的情形,或是排擠離間小團體的成員。
「在他的水和飯裡面加料」
「大便尿尿在同學桌上」
「拿裝過鹽酸的瓶子裝水去噴人」
「排擠他, 不跟他當朋友, 不跟他分同一組」
「把鉛筆盒丟到垃圾桶 鞋子從三樓丟下去」
2.言語霸凌:運用語言刺傷或嘲笑別人,這種方式很容易使人心理受傷,既快又刺中要害,雖然肉眼看不到傷口,但它所造成的心理傷害有時比身體上的攻擊來得更嚴重。
「散播謠言,誣賴同學,故意把謠言在那人面前講很大聲」
「罵兒童之家的同學說他的爸媽是乞丐」
「有三個同學會在桌子上罵我, 叫我去死」
「辱罵他和他的家人,並用很不雅的字比喻他的外觀,只要有不好的事,都會怪在他頭上」
3.肢體霸凌:這是最容易辨認的一種型態,包括踢打弱勢同儕、搶奪他們的東西等。霸凌兒童通常是全校都認識的學生;他們對別人霸凌的行為也會隨著他們年紀的增長而變本加厲。
「脫女生的衣服,把胸罩扯下來」
「把剪刀放在椅子上」
「關進洗手間潑水、上廁所時去踢他的門讓他不敢出來」
「用美工刀割舌頭,剃頭皮」
「一直打, 打完抓到廁所用馬桶水沖頭」
「拿拖廁所的拖把打他和脫褲子」
「用力踢他的桌椅,踩碎他的東西,用很硬的東西打他後腦」
「圍毆,然後拖著他的腳,逛整個年級」
4.網路霸凌:網路霸凌是最新型的霸凌形式,幾乎所有的霸凌行為都可以透過網路、手機等電子通訊設備攻擊別人,像是簡訊、語音留言、電子信件、網站、影像、即時訊息等。
「在網路上打文章罵人」
「網路上公幹他」
上述依照霸凌的手段、方式不同,大致有「關係霸凌」、「言語霸凌」、「肢體霸凌」、「網路霸凌」等四種型態,而台灣校園常見的霸凌方式為何?
本調查進一步詢問「班上學生會如何對待討人厭的同學」,調查發現53.8%的孩子表示同學會欺負「不討人喜歡」的孩子,即逾半數的班級會欺負人。而這些孩子常見的欺負方式,當中以「關係霸凌」的呈現方式最多,高達七成七左右(76.7%)、言語霸凌次之(59.8%)、肢體霸凌再次之(10.5%),網路霸凌比例雖然看起來似乎較少(2.1%),但因其具備網路隱匿特性,故可能較不易被其他人察覺,導致比例偏低。
班上會如何對待討人厭的同學

常見霸凌方式-依霸凌型態分

深入觀察各類型霸凌的具體行為:關係霸凌中以「不理他,跟他保持距離」比例最高,達67.9%,近四成會故意講八卦散佈謠言破壞他的人際關係(37.6%)、而兩成學生(20.3%)會從事一些捉弄、惡意的惡作劇,故意把東西藏起來等;而居次的言語霸凌,也有近半數會嘲笑(49.2%)、或是替對方取難聽綽號(48.7%)。
值得注意的是,一成學生(10.5)坦承班上同學常會毆打那些「不討人喜歡」的孩子,雖然比例相對偏低,但孩子目睹的肢體霸凌行為,嚴重者是有可能造成生理、心理嚴重傷害,如:用美工刀劃舌頭、用很硬的東西打後腦。
此外,對於班上比較不討人喜歡的孩子,只有46.2%表示同學不會欺負他們,但還是有三成左右(33.1%)什麼事都不會做,僅28.6%的孩子表示「班上同學會試著跟他做朋友」,顯見台灣的友善校園氣氛需要再加加油。
霸凌型態 具體行為 Percent
關係霸凌 76.7%
不理他,跟他保持距離 67.9%
故意講他的壞話,散佈八卦/謠言 37.6%
故意把他的東西(書包/書)藏起來 20.3%
偷偷鬧他(脫他的褲子或裙子) 9.1%
言語霸凌 59.8% 嘲笑他 49.2%
幫他取綽號 48.7%
肢體霸凌 10.5% 大家一起打他 10.5%
網路霸凌 2.1% 用手機傳簡訊罵他 2.1%
非霸凌行為 46.2% 什麼事都不做 33.1%
試著跟他做朋友 28.6%
國際比較-台灣校園霸凌受害嚴重程度居中
根據HBSC(2006)的調查,進一步比較台灣與四十國11、13、15歲孩子被霸凌的狀況,台灣男生有22.1%被霸凌,在HBSC排名中佔第20位,女生受凌者比例則為14%,佔第21位,女生略微嚴重(排名愈後面表示愈嚴重)。由此可見,與其他先進國家相較,台灣校園霸凌問題較英國略為嚴重,比美國、法國、德國等輕微。
台灣11、13、15歲學生霸凌狀況一覽表-依性別分
男 女
受凌者 22.1% 14%
HBSC的40國跨國比較排名 20 21
霸凌者 12.5% 7.7%
是霸凌也是受凌者 6.4% 3.1%
註:40國比較資料來源,HBSC,2006
世界各國學生霸凌狀況一覽表
受凌者比例(victim) 11、13、15歲男生 11、13、15歲女生
瑞典 8.6% 4.8%
英國 16.5% 12.1%
台灣
22.1% 14.0%
美國 22.2% 16.6%
法國 24% 18.8%
德國 27.1% 18.2%
註:40國比較資料來源,HBSC,2006
新型霸凌現象-網路霸凌
--16.6%曾經在網路上霸凌別人;11.1%曾經受害
隨著網路世界的發展,另一種新興的霸凌方式-網路霸凌(cyber bully)也開始出現;孩子身處資訊爆炸的環境,能以快速、多元且便利的管道來交友、聊天、玩遊戲,而在網路的世界裡,由於隱匿性高、傳播範圍無遠弗屆,孩子很容易成為網路世界的霸凌者。
本次調查發現,有上網習慣的孩子中,一成七的孩子(16.6%)曾經在網路上霸凌別人,以在「部落格」、「即時通」上張貼辱罵、恐嚇、排擠或讓別人難過、難堪的文字或圖片等手法最為常見。值得注意的是,2.3%的孩子曾經轉寄或上傳一些不雅影片或照片,現在很多學生喜歡拍攝自己或別人一些難堪或被欺負的畫面,並且上傳到像youtube的影音網站,原本單純拍攝、上傳的動作,可能被不停複製、流傳到世界各個角落,然而孩子往往忽視這些影片、圖片可能帶來的殺傷力以及影響力。
另外,也有一成左右的孩子(11.1%)表示曾經有「在網路上被別人嘲笑、辱罵、攻擊」等不愉快的經驗,網路霸凌的影響層面不容小覷。

不能說的秘密:旁觀者消失的正義感
--近兩成(18.1%)的孩子認為,同學不會阻止霸凌的發生
--逾半數擔心告訴大人會被報復;近三成覺得說了也沒有用
「不想當抓爬子」
「不想把事情鬧更大」
「只要我說會失去朋友關係」
「告訴大人也不會處理的很好」
「沒自信,彷彿有石頭壓著我」
「媽媽說不要管太多,做好自己就好」
在霸凌行為的關係中,所佔比例最高的其實是「旁觀者」,那些既不是霸凌者又不是受凌的孩子才擁有改變現狀的力量,因為他們擁有最好的社交技巧、最高的自尊、最佳的衝突管理資源、也比較能夠同理別人的感受,同時也是最能幫助解決紛爭和提供協助的人。
但調查卻發現,近兩成(18.1%)的孩子認為「班上同學看到有人被欺負,也不會阻止」。而進一步詢問孩子自己不願意告訴師長的原因:逾半數「怕同學報復」(54.2%)比例最高;近三成(28.7%)覺得說了也沒用;16、17%認為沒什麼大不了,而且跟自己無關,此結果令人擔憂。

被霸凌者的反應與感受
--近七成很傷心、難過;兩成五覺得不如死了算了;一成四甚至不想上學
--半數(51.4%)多選擇隱忍;53%孩子被霸凌時,不會想要找老師或大人幫忙
「寂寞」「很想跳樓」
「一定是我有錯的地方」
「感覺很累,想逃避」
兒盟也針對兒童被霸凌的感覺進行調查。結果發現,這些受害的兒童中,通常會有的反應:近七成的人反應是覺得難過和受傷(67%)、逾半數的人覺得很生氣(58.3%)、有四成六的人(46.4%)覺得很無奈、甚至有三成左右(30.3%)的人會想要報復回去。值得注意的是,有超過四分之一孩子(25.3%)表示「覺得不如死了算了」。以上數據顯示出「霸凌」對於兒童心理的傷害力,實在不容小覷,在國外,經常有學童因受不了霸凌而自殺的案例傳出。
這些孩子在長期霸凌的陰影下,已經很難走出這些負面的感受,更遑論要他們主動求助甚至是自助,53%受凌者甚至表示不會主動找大人求助,這樣的現象值得注意,因此如何鼓勵老師、家長主動發現,以及旁觀者適時發揮正義更是在規劃反霸凌政策時,需要多加思考的。
被霸凌者的感受
被霸凌者的反應
現行反霸凌政策
--六成孩子覺得要增進老師處理霸凌的能力,以及加強對霸凌者的輔導
進一步詢問孩子對於「反霸凌政策」的想法,六成(60.4%)認為最有效的方法是「加強老師處理霸凌的能力」,其次為「對霸凌者的輔導」(54.2%),以及「加強同學對霸凌的認識」(48.2%)、「增加學校的輔導人力」(48.2%)等都有獲得半數左右的孩子認同。
國外的研究發現,防治霸凌必須包含積極的行動,光在教室內張貼標語以及演講,雖然讓人感覺學校有處理問題的意願;但事實上,這比什麼都不做來得糟,如果什麼明確的行動都沒有的話,孩子可能會獲得的訊息是:學校雖然知道霸凌的存在,但是沒有真的打算採取任何有效的措施阻止。從孩子的角度來看,霸凌事件的解決是需要面面俱到的,包括老師、霸凌者、家長、學校行政體系等缺一不可,倘若只是一直強調孩子對霸凌的了解,或是法律的認知,而不注重教師的相關訓練以及家長的參與,相信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預防重於治療」-霸凌不要來:十招教孩子遠離霸凌
任何孩子都有可能成為霸凌者或是被霸凌者,因此所有人都應該要具備防範霸凌的技巧與知識,以保護我們的下一代。
「霸凌不要來:十招教孩子遠離霸凌」是由作者Dr. Kraizer根據25年來在學校的諮商經驗,尤其是她著名的反霸凌” Take a Stand ”方案,整理出其中最重要的十個步驟,作為老師或家長反霸凌策略的參考。該預防霸凌方案深受國際肯定,更獲得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以及早安美國(Good Morning America )的專題報導,目前已有80個國家正在執行。另外,Dr. Kraizer帶領的「The Reach」方案亦被實驗証明確實能提升人際技巧,特別是對那些自尊比較低的孩子。
書中教導師長不是以長輩或是專業的角度,教孩子該如何處理,或是給予孩子忠告,而是透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幫助孩子找到適合他年齡的聲音。而實際遇到霸凌問題時,師長第一時間應該要聆聽孩子的感受並同理而不是批判。
本書以「結構式的方式」帶領成年人了解孩子世界的霸凌現象,首先是「認識問題」,每一章節都會從一個案例開始講起,讓我們能更深入了解孩子的霸凌困擾;其次是「提供解答」,作者告訴我們為何(why)會發生這樣的事件;最後,進行「角色扮演」的練習,透過具體常見的霸凌情境,讓師長可與孩子進行實際演練,並且提供一些問題讓家長在角色扮演後,與孩子更深入進行討論。
以下簡述十大反霸凌策略重點:
 第一招 認識霸凌:霸凌者與受凌者的特質
「我的孩子有可能被欺負?還是欺負別人嗎?」本書具體、清楚描述哪些人是霸凌者?以及哪些人最有可能成為受凌對象?幫助你防患於未然喔!
 第二招 我的孩子被霸凌!?我的孩子是霸凌者!?
「什麼!我的孩子會霸凌別人,我該怎麼辦?」,爸媽發現孩子涉入霸凌事件都相當不知所措。如果孩子疑似成為霸凌者或受凌者所應採取什麼樣的行動,這裡有許多角色扮演和問題解決的實際練習。
 第三招 降低霸凌從同理心開始
「我的孩子完全不知道自己傷害了別人。」沒有同理心的孩子,無法學會尊重,透過活動和合作遊戲,教你怎麼讓孩子建立同理心。
 第四招 孩子要學的人際溝通
「腳張開、雙手交叉擺胸前代表什麼意思?」協助孩子提昇溝通技巧,包括堅定表達的語言與非語言工具,幫助孩子在人際溝通上更得心應手。
 第五招 傾聽和解讀人際訊號的能力
你知道嗎?缺乏自信的孩子無法正確解讀人際互動,建立有效的溝通,包括傾聽、觀察、快速且正確地解讀他人言行舉止中的社交暗示。
 第六招 堅定自信的態度
「如果老師不相信孩子被欺負了」…讓孩子學會有效、堅定地表達,並且練習如何預防霸凌行為與終止之。
 第七招 衝突解決的能力
「如果霸凌者說:『你什麼都做不好,因為你是個沒用的東西』,該怎麼辦?」提供孩子對抗霸凌、挑釁的速成妙招。
 第八招 交朋友的能力
「被同學排擠有時比肢體暴力更加可怕」教導孩子面對人際上的排擠,並且如何擴大交友圈。
 第九招 網路霸凌
認識網路霸凌以及如何在虛擬世界中維護自己的安全。
 第十招 維護正義的能力
教導你的孩子能夠幫助其他人,並阻止霸凌的發生。
「反霸凌、要和平ABC行動」:兒盟的三大反霸凌資源
「霸凌」並非近日才存在的事件,更是許多人幼時曾有過的經驗。可怕的是,霸凌的影響是深遠的,絕非離校轉學即可解決;六成霸凌者在24歲以前會有犯罪的紀錄,而受害者成年後也常有嚴重的情緒困擾。有鑑於此,為有效減少校園霸凌的發生,兒盟特別提供解決霸凌三項資源,簡述如下:
Action校園巡迴宣導行動
屈臣氏與兒盟連續兩年合作「一定要好朋友」校園宣導方案,透過行動劇、有獎徵答等寓教於樂方式,帶孩子學習尊重與友善,以及建立人際關係的技巧,今年有感於霸凌問題日益嚴重,決定擴大規模,預計深入校園舉辦14場反霸凌行動劇。歡迎有興趣的學校來報名,「一定要好朋友」校園宣導方案報名專線:25505959轉2。
Book「霸凌不要來:十招教孩子遠離霸凌」親子專書
兒盟特引進國外相當有名的霸凌親職專書,書中以簡單、生活化的方式,讓家長學習同理、了解孩子人際煩惱,給孩子更多力量去面對霸凌困境。此外,透過「角色扮演」具體的操作步驟,增進孩子的人際技巧,並提升學習的興趣與成就感,成功幫助孩子遠離霸凌。歡迎家長和學校老師上兒盟愛孩子小舖認購:www.children.org.tw/shop/,或至101購物中心四樓PAGE ONE 書店(新加坡商葉壹堂)現場購買。此外,兒盟也將舉辦北、中、南、東區四場家長座談以及四場教師研習活動,帶著家長和學校老師們實際的演練,讓大家對這本書能更融會貫通,歡迎家長和學校報名參加。報名專線:25505959轉3。
Call 求助專線
0800-003-123~哎唷喂呀兒童專線
--專線時間:每週一到週五 ,下午四點半至七點半
兒盟針對12歲以下的孩子提供專線服務,由社工員與受過訓練的志工提供諮詢,只要孩子有任何煩惱都可以打來求助,給孩子問題解決與情緒宣洩的管道。
02-25585806~親職諮詢專線
--專線時間:每週二、四,下午兩點至六點
在陪伴孩子處理霸凌的過程中,家長的角色是關鍵,但對於方法的拿捏,需要有人一起商量、討論,家長可來電與社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