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4日 星期一

taipei dinner news-art-6-14-10-北美館出版《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回顧1995-2007》一書

北美館出版《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回顧1995-2007》一書

台北市立美術館耗時年餘編撰而成的《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回顧1995-2007》一書,將於本月正式出版。邀請國內外學者與館內研究人員共同完成,內容包括專文評論、藝術家訪談、展覽文件圖表等,共336頁。這本書的出版將有助於各界對台灣在應對、參與「威尼斯雙年展」的脈絡有一全貌層面的認識,亦有益於對這項影響台灣當代藝術界的「參展行動」進行省思、檢視與批評。

台北市立美術館自1995年代表台灣進軍「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已經邁入第十五年。從最初自發性地爭取參與機會,克服種種客觀環境的艱難,最後獲得邀請展出,到如今每年六月到十一月的雙年展盛會期間,高高懸起在聖馬可廣場嘆息橋畔的普里奇歐尼宮的台灣館展覽布旗,已在熙熙攘攘的藝術訪客心中塑造出「台灣館」的形象。

《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回顧1995-2007》這本書的出版目的在回顧,也在彙編。回顧的動機是因為該展獨特的跨國展出型態,除了其強烈的外交性質外,它的成敗經驗,究竟與台灣本地的藝術發展與生態產生了何種效應?而國際藝壇又對台灣參與「威尼斯雙年展」的評價與觀點為何?值得深入探討。彙編是因這展覽的高規格呈現總在異地發生,關於它的文件資訊,對國內的一般觀眾而言,是自不待言地陌生,而對有心瞭解該展的研究者來說,完整的展覽文件亦付之闕如,十分可惜。有鑑於此,北美館研究組同仁利用一年多的時間進行企劃,並完成本書的出版,希望以客觀、完整的角度,向國內各界觀眾介紹「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

全書主要分為二大部份:回顧專題與展覽文件。其中,回顧專題首先收錄了由館內研究人員整理撰寫的〈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1995-2007回顧〉專文。透過抽絲剝繭,還原重建當時北美館如何代表台灣參加「威尼斯雙年展」過程與轉折之「歷史記述」,藉此自我剖析作為一個「台灣館」主辦單位的角色與企圖,以及如何邁向這一個遠比想像艱辛的進軍國際藝壇之開拓使命,和一路前進的種種歷程。

接著回顧的重點是,本書邀請了國內外六位藝術界學者、評論者所提出的「觀察評論」:包括2001年擔任「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客座策展人的藝評家高千惠撰寫〈嘆息橋畔12年 普里奇歐尼宮版的台灣視覺有機文件:1995-2007〉一文,對照台灣藝術生態,梳理歷屆台灣館展中所濃縮的台灣藝術各個時代的當代性。在2007年台灣館公開徵求策展人時,提案獲選的林宏璋,以他長期造訪與觀察「威尼斯雙年展」的心得,針對台灣館的策略,特別是策展形式與操作方式,提出了精闢的優劣針砭;而評論學者林志明則是以「對應—文本」的閱讀展覽概念,分析展覽操作、專輯呈現等元素所形成的「動態演變的複合體」,來解讀何謂「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

回顧專題的另一個面向是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助理教授黃孫權,偕同文字工作者實際訪談1995至2007年共31位參展藝術家後,所提出的「參展迴響」:〈全球化下的藝術展與藝術性—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的歷史紀錄與反思〉,希望透過考察藝術家的參展經歷、感想、及其對策展戰略、國家行政制度的想法,作為未來參與的行動建議。此外,兩位國際藝評暨學者:美國西雅圖弗萊爾美術館館長喬–安‧柏妮‧丹茲克爾(Jo-Anne Birnie Danzker) 與雪梨大學亞洲藝術史教授姜苦樂(John Clack),以他們個人對於台灣藝術的觀察與認識,分別撰文〈結構性模糊:台灣與1995-2009年威尼斯雙年展〉(” CONSTRUCTIVE AMBIGUITIES Taiwan and the Venice Biennale 1995 – 2009”)和〈台灣在威尼斯〉(”Venice in Taiwan”),來探討台灣在國際藝壇的位置。

展覽文件部份,則是按年份先後彙集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自1995到2007年共七屆參展的策展論述與參展藝術家的作品圖錄。這份文件的意義見證這個藝術事件的確切記錄。

歷史的評價需要視野,歷史的回顧則需要勇氣。當年這個因著美術館的使命、首長意志以及對於藝術社會的責任,而開始推進直到如今的「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應還未到它面對最後評價的階段,但或許可以試著在繼續往前的同時,回首端視,隨時調整步伐。北美館推出《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回顧1995-2007》專書,即著眼於此,也盼望各界給予這項議題持續的關注能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