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郵報 - 記者- 鄢國榮 - 臺北市 報導】
我們要藝術空間永續經營!」
INDEPENDENCE ART SPACES NEED TO BE SUSTAINABLE
先發聲,再發生─台灣替代空間台北替代展
展覽日期:2011年1月15日至2011年2月20日
展覽地點:台北捷運中山地下書街至台北車站地下街沿線燈箱
當返鄉人潮湧現在台北車站周邊的時候,請特別留意在台北車站與中山站捷運地下街之間,出現了不一樣的燈箱廣告:八個燈箱、十四個當代藝術替代空間,一邊驕傲的向世人展現他們的能量,一邊也吶喊著他們需要可以永續經營的生存環境。
本次「先發聲,再發生」展覽,緣起於竹圍工作室去年9月邀集台北市外的替代空間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地下實驗˙創意秀場」展出「替代空間連鎖店—城市、空間與當代藝術的共生對話」,積極回應2010台北雙年展所強調的藝術與生產機制的關聯性。接續有10/2-10/3與台北當代藝術中心共同規劃的論壇:「新類型另類空間的運作機制:以文化空間政策為焦點」,持續針對藝術與其生產環境的關係為主軸,邀請國內和亞洲其他城市替代空間的經營代表發聲,進行對話,再反觀台灣當下的文化空間政策,對應發展實質需求,共同檢討中央及地方政府、企業、社區與民間組織、甫通過的文創法、都市更新政策等面向,具體找出更多原創性永續發展的可能。
從60年代到今天,從國際藝文發展的脈絡,另類 / 替代空間的重要性已被認定是產業中的必備空間,在這些空間中出現的內容會影響到更廣義產業的創新(如時尚、品牌、文創服務等)。同時,出現在城市角落的這類型空間也很快地成為社區在地紋理,多元環境生態,社群融合的開發據點。因為人文、創意工作者聚集在此,並能提供另類的創造思維、協助由下而上、自發性的串連,提出更多永續社區鄰里發展的方針,改進他們的生活品質。這價值才是真的城市創造發展的原點,也是都會文化深耕的動力。然而,這類型空間 / 組織運作的資金來源、營運發展與空間取得、保留仍是他們在發展所面對的最急迫問題。
本展透過台北當代藝術館的積極促成與台北捷運局的首肯,讓「先發聲,再發生」這個燈箱聯展能夠呈現,將另類/替代空間的視覺意象帶入捷運地下街的公共場域,讓民眾認識替代/另類空間的多元與不同風貌。本次邀展的十四個單位分別以強而有力的視覺觀感展現各空間的訴求與願景,輔以文字說明,充分突顯自由討論、交流、實驗性的空間氛圍。我們也希望透過這樣的視覺擾動,能邀請更多群眾去親近、理解另類/替代空間獨立、自營的開放性理念與社會價值,匯集不同資源促成其永續發展的發生。
主辦單位:
竹圍創藝國際有限公司 / 竹圍工作室
協辦單位: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財團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會、台北當代藝術館、藝殿國際圖書有限公司
參展單位:
57工作室、巴克力藍藝術村、文賢油漆行+豆油間俱樂部、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立方計畫空間、伊通公園、竹圍工作室、台北當代藝術中心、乒乓、非常廟藝文空間、黑白切、直走咖啡、新浜碼頭、新樂園(依筆劃排序)
特別感謝:
台北捷運公司、張雅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