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5日 星期三

upntaipeinews-4/15-27-taipei premier news-劉揆出席98年全國能源會議

劉揆出席98年全國能源會議

98年全國能源會議今(15)日在台北世貿國際會議廳連續舉行兩天,馬總統及行政院長劉兆玄今天上午出席開幕典禮,劉院長並在典禮中致詞,全文如下:馬總統、中央研究院李前院長、Dr. Michael Nobel、在座各位關心能源議題的朋友們:大家好! 首先感謝各位今天撥冗出席「98年全國能源會議」。距離87年舉辦的第1次全國能源會議已有10年,今天與會的大多數代表包括本人,也曾參與第1次的全國能源會議,一路見證10年來,國內外能源情勢的轉變與發展。能源為影響經濟發展、民生福址與環境保護的重要因素,因此,建構永續能源發展政策,兼顧能源、經濟及環境各方面的均衡發展,已是當前各國施政的重要課題。我們都知道台灣有99.3%的能源仰賴進口,其中又以化石能源為主,所占比例高達90.2%,因此台灣在面臨全球經濟蕭條、氣候變遷及能源價格巨幅變動的衝擊下,相較於其他國家的能源及經濟情勢,更加險峻、更加脆弱,所以必須及時思索如何因應及突破現況,為台灣的永續發展找到契機、找出活路。有鑑於此,行政院特召開全國能源會議,對過去的一些政策作一次檢討,邀集各界菁英共同研商我國永續能源發展政策。本次會議結論將關係到台灣如何因應嚴峻國際情勢,找到台灣兼顧能源、經濟及環境永續發展的立足契機,並關係到台灣未來10、20年,甚至30年的發展定位,影響深遠。承蒙各位代表的熱烈參與,個人謹代表行政院表達由衷的感謝。能源議題攸關民生、經濟、環境甚至國家安全等各個層面,更是當代的能源選擇必須為30年、50年,甚至更久遠以後的子孫與環境負責。台灣此刻處於國際社經情勢驟變與全球氣候變遷威脅的情勢,應以省思過去、投資未來的眼光,為後代子孫蓄積充沛的發展所需能量。因此本次會議將肩負著突破目前面臨能源耗竭所衍生經濟與環境轉型的困境,以及為後代子孫創造新的契機及發展,期望能夠建立低碳新世代的共識,發展低碳化的產業結構、型塑低碳家園的環境、建立民眾綠色消費與低碳生活模式,並進一步帶動綠能產業發展,這些重大的目標,可以說是每一項都攸關未來發展的前提,也希望透過好的建設,有智慧的選擇,在節能減碳的目標下,使台灣真正成為低碳的社會。我國能源供應高度仰賴化石能源的進口,使得我國相較於其他國家面臨更嚴峻之挑戰,其中包括:一、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情勢,COP13會議(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13次締約國大會)決議,開發中及已開發國家必須一起承擔但有差異的減量責任。我國身為地球村的一員,雖已積極推動溫室氣體減量工作,但是我國化石能源依存度高,自主再生能源的發展有其技術上、地理上、成本上之時間及空間的限制,因此如何在這重要的時間點上,妥適建構我國永續能源供應體系,將為首要挑戰。二、依據國際能源署估計,消費端能源效率提升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潛力約占百分之四十幾。歷年來我國致力於提升部門能源使用效率,但是如何在有限資源下強化各部門節能減碳誘因,以引導我國產業結構朝向低碳化、知識化、高值化方向發展,亦是政府未來施政的一大考驗。三、 能源價格合理化與能源市場自由化,有助於真實反映使用能源之內部及外部成本,以提升能源企業經營效率。然而在落實合理能源價格機制,開放能源市場的同時,如何保障弱勢族群,兼顧國家競爭力,這些也都需要智慧的選擇。四、 當前全球正面臨本世紀最大的金融海嘯衝擊,各國政府皆盡其所能提出減緩措施。除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提出綠色經濟倡議外,歐、美、日、韓等國家亦提出綠能新政及擴大綠色投資,以期在挽救經濟的同時,能更快步創造綠能產業的發展契機。因此,我國如何在這一波全球經濟海嘯中,善用我國產業及人才優勢,積極投入綠能相關科技研發布局與推廣應用,另創產業發展契機,亦考驗政府因應全球發展趨勢的規劃及執行能力。台灣土地僅三分之ㄧ為平地、自有資源有限,人口密度高、經濟發展以出口為導向,目前適逢全球金融海嘯、氣候變遷,導致經濟劇烈動盪,在此國際情勢,台灣已沒有多少資產可再因各種歧見停滯不前。各位來自不同的專業領域,深知能源議題面臨短期與長期利益、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社會正義之衝突性。因此在目前情況加強溝通中,能找出最大公約數,期望與會代表能摒棄對各自立場的堅持,善盡最大的努力,展現社會菁英的智慧,從關懷環境角度出發、以能源為核心點,由國際視野、全球觀點、跨世代、在地化的務實思考,重新省思如何從經濟改造、社會改革,以及民眾與產業配合面向,尋求最大共識,共同規劃出一個有希望、有願景的永續能源發展藍圖,讓政府帶領大家一起加以落實。最後要感謝全國能源會議指導委員會委員,以及各位與會代表的熱情參與及奉獻寶貴的時間、經驗與智慧,此外也感謝籌備本次全國能源會議所有工作同仁的辛勞,預祝本次會議圓滿成功,敬祝各位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謝謝大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