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總統今(10)日上午前往臺北市中山堂出席2015「世界人權日」活動,除與政治受難者及家屬共同緬懷歷史,並承諾政府將持續保障人權,為人民打造自由生活的環境。 總統致詞時表示,今日是「世界人權日」,也是聯合國通過《世界人權宣言》67週年紀念日,同時更是個人成為國際法主體的重要分水嶺。 談及我國保障人權及落實人權教育的努力,總統指出,政府除於民國98年將《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國內法化,並於100年成立「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將過去位於景美的軍法審判處及綠島的政治犯監獄變成人權文化園區,並保留當年的設備及紀錄。4年來,參觀景美及綠島人權文化園區的民眾總計超過168萬人次,對推廣人權教育深具意義。 總統指出,「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成立以來積極進行口述歷史訪談工作,今(104)年底預計完成30位政治受難者的影像拍攝紀錄片,另也針對10位政治受難者進行「生命記憶歌曲傳唱影像紀錄」工作。而文化部在接下「財團法人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1萬餘件卷宗檔案後,也整理出7千6百餘筆的政治受難者名單,並銘刻在「景美人權文化園區」入口的牆面上,希望透過此舉,以謙卑的態度為歷史留下完整紀錄。 總統認為,國家暴力在許多情境中皆可能發生,尤以戰後為最。今年適逢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七十週年,回顧過去,戰場上經常出現非理性與殘酷的行為;也因為戰爭,人民被限制自由,因而發生許多不幸的違法事件。為永久消弭國家暴力,避免戰爭的發生是相當重要的手段之一。因此,他上任後即大力改善兩岸關係,並與日本及菲律賓等周邊國家簽署國際協議,以減少衝突的機會。 總統表示,他一向主張,面對歷史,應該就事論事、恩怨分明;面對家屬,應該設身處地、將心比心,唯有如此,才能治癒歷史的傷痕,繼續往前走。 總統舉例,二次大戰期間,德國屠殺約600萬名猶太人,促成日後聯合國推動人權公約,以保障人權。而西德政府於1949年成立後,更積極而廣泛地進行「去納粹化」工作,並創造一個由25個字母構成的長字「Vergangenheitsbewaeltigung」,希望克服過去、徹底檢討、面對未來。 總統憶及,10餘年前他訪問德國時,前往柏林參觀有關蓋世太保總部文物的展覽,除了對納粹的暴行感到驚駭及譴責,另方面,更感受到德國如何誠實面對過去、著眼未來並走出陰霾,「這才是一個偉大的國家、偉大的民族,應該要做的事情。」 總統強調,近年來,政府坦然面對「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事件」,分別成立基金會辦理受害者及家屬的補償工作。從認錯、道歉、賠償、建碑到訂定國定假日,採取一連串行動,希望能減少國家暴力所造成的傷害。儘管對家屬而言,親人的離去無法彌補,但政府努力落實相關措施,期避免類似事件重演。 總統也提及,他在擔任法務部長期間,即參與「二二八基金會」相關工作。在臺北市長任內,則整修馬場町及六張犁的公墓並出席秋祭活動。而就任總統後,更連年參加「白色恐怖事件」紀念追思儀式。此外,今年8月4日,「二二八基金會」出版了由中研院學者主編的「保密局臺灣站二二八史料彙編」,他也親自到場,希望讓各界瞭解,政府是以最謙卑、誠懇的態度面對歷史,並儘可能揭露所有資訊,以降低民眾的怨恨與失望。 總統承諾,政府一定會持續落實相關工作,讓受難者及家屬能夠從紀念館及園區中得到安慰。同時,他已請文化部研議將口述歷史紀錄上傳至網路的可行性,讓民眾上網即可搜尋到相關影像及文字。 總統除重申對政治受難者的敬意與歉意,並強調,政府將永遠保障國民的人權,為人民打造自由生活的環境。 為表示對政治受難者及家屬捐贈相關史料的謝意,總統也親頒「捐贈文物感謝狀」予「臺北市高齡政治受難者關懷協會」會長蘇友鵬,以及姜民權與韓佐樑等兩位政治受難者。 包括文化部長洪孟啟、「臺灣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關懷協會」會長劉辰旦、榮譽會長蔡寬裕、「五十年代白色恐怖案件平反促進會」會長吳聲潤、總幹事張瑛珏、「二二八國家紀念館」館長廖繼斌,以及林獻堂孫媳婦林芳瑛等政治受難者家屬與代表均出席是場活動。 | |||
2015年12月10日 星期四
upn-taiwan president-events-12-11-02-總統出席2015「世界人權日」活動t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