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6日 星期五

upntoday-11/06-06-taipei news-981108台灣自殺防治學會論文討論摘要暨採訪邀請

醫療專業由愛出發 自殺防治傾聽希望!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持續針對自殺相關研究議題,進行各種面向的研究,期使能經由研究分析找出台灣自殺防治工作的適切途徑,增進自殺防治的效率,建立綿密的自殺防治網絡,進而促進全民的身心健康,免受自殺的威脅。時值臺灣醫學會年會,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特與臺灣醫學會合辦「自殺防治的挑戰」專題研討會,以「全國自殺防治策略」、「自殺未遂之通報與關懷」、「燒炭自殺及其防治」、「燒炭自殺者之醫護」、「自殺防治與基因學研究」等幾篇自殺防治相關議題的討論,讓與會者認識台灣自殺防治工作現況,並從自殺防治的基因學研究中,以精神病理學的角度探討自殺危險因子,另外,更特別探討燒炭自殺的現況、與燒炭自殺可能帶來的身體損害,希望與會者能從實證科學的角度,認識燒炭自殺的真實情況,破除對燒炭自殺的迷思,更進一步提出燒炭自殺防治的策略建議,更有效率的避免燒炭自殺發生。
壹、 研討會主題
自殺防治的挑戰
貳、 主辦單位
臺灣醫學會、台灣自殺防治學會
參、 時間
98年11月8日(星期日)下午14:00~17:00
歡迎各位記者先進於Coffee Break (15:20~15:40)
及綜合討論(16:30~17:00)期間進行採訪提問
肆、 地點
台北國際會議中心102會議室(專題討論17)
伍、 研究發表者(依發表順序)
李明濱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
廖士程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秘書長、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
潘怡如 亞東紀念醫院精神科
周元華 台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
龍佛衛 國軍高雄總醫院、台灣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
※新聞聯絡人: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李明濱理事長 0968-661-112



「一 問」:主動關懷與積極傾聽
「二 應」:適當回應與支持陪伴
「三轉介」:資源轉介與持續關懷


陸、 研討會程序表 臺灣醫學會年會網址 http://fma.mc.ntu.edu.tw/2009/S-17.html
專題討論17:自殺防治的挑戰 Challenge to Suicidal Prevention 論文摘要詳p3-p7
時間 場次 發表主題 發表人
14:00~14:05 S17-0 引 言 李明濱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行政院衛生署全國自殺防治中心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精神科暨社會醫學科
14:05~14:30 S17-1 全國自殺防治策略
李明濱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行政院衛生署全國自殺防治中心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精神科暨社會醫學科
14:30~14:55 S17-2 自殺未遂之通報與關懷
廖士程
全國自殺防治學會秘書長
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心身醫學科
14:55~15:20 S17-3 燒炭自殺及其防治
潘怡如
亞東紀念醫院精神科
李明濱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行政院衛生署全國自殺防治中心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精神科暨社會醫學科
15:20~15:40 Coffee Break 暨 記者採訪時間
15:40~16:05 S17-4 燒炭自殺者之醫護
周元華
台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
16:05~16:30 S17-5 自殺防治與基因學研究
龍佛衛
國軍高雄總醫院
台灣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
李明濱
台大醫學院精神與社會醫學部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
16:30~17:00 綜合討論 暨 記者採訪時間
歡迎媒體朋友蒞臨採訪,惠予報導

S17-1 全國自殺防治策略
李明濱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行政院衛生署全國自殺防治中心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精神科暨社會醫學科

自殺防治是當代公共衛生以及心理衛生工作之重要課題,然而自殺之危險因子,包涵之範圍廣佈於個案之精神病理、性格特質、社會心理、以及經濟文化等多重因 素,具有快速變動與不易測度的特質,致使自殺防範成為複雜而艱鉅的任務。根據行政院衛生署所公佈歷年死亡原因統計資料,自西元1997年起,自殺已連續 11年進入國人十大死因之列,自殺死亡率則每年均維持在每十萬人口10人以上。自西元1993年至2006年,自殺死亡率逐年上升,並於西元2006年達 到高峰,每十萬人口自殺死亡率達19.3人,自殺死亡人數為西元1993年的三倍之多。因此,為有效降低國人自殺死亡率,行政院於民國94年5月核定「全 國自殺防治策略行動方案」第一期計畫,期間完成全國自殺防治中心設立,開辦安心專線,建置自殺通報關懷系統,擇定11個縣市試辦先導區及推廣區計畫,推動 自殺防治守門人訓練等重點工作,推動「自殺防治、人人有責;網網相連、繼往開來」之理念。經檢討該期計畫執行成效,國內自殺防治工作,在民間與跨部會間持 續擴大社會救助與深入社會關懷下,國人自殺死亡率已由民國95年每十萬人口19.3人之高峰,降至民國96年之17.2人,兩者相較減少約11%。雖自殺 死亡率之變動,影響因素眾多,其他先進國家經驗亦指出全國性自殺防治工作之成效,難以單一因素歸因之,且需以較長之時間方能驗證,然而就防治工作之重要環 節檢視之,短期防治策略已略具成效。

  為了配合政策轉型,以及自2009年1月起開始實施之「全國自殺防治策略行動方案」第二期計畫,「全國自殺防治中心計畫」案以「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為 執行單位,結合醫事專業、心理學、衛生教育、社會工作、流行病學、統計資訊、健康傳播等專業人員及該領域之意見領袖,並與其他自殺防治相關專業學協會共同 合作,以當代自殺防治策略之全面性(universal)、選擇性(selective)與指標性(indicative)三大向度作為主軸,以促進醫療 及非醫療體系之自殺防治網絡整合(network integration)為手段,透過資訊分析之實證基礎(evidence based)為策略依據,協助衛生署執行下列工作:(一)持續規劃及評估全國自殺防治策略之指標及成效;(二)落實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自殺防治業務之轉型與 輔導;(三)提升自殺企圖者通報及個案管理網絡之效能;(四)提升安心專線服務品質;(五)提供即時性全國自殺相關統計分析自殺相關資訊之服務,以作為全 國或特定地區工作推動之依據;(六)持續推動專業人員及「自殺防治守門人」之教育訓練;(七)透過結合國內自殺防治相關學術研究單位,以及參與自殺防治相 關國際組織,加強自殺防治實證研究之質與量,以及本土性自殺危險性評估工具發展;(八)落實自殺遺族及自殺防治志工組織之建立與資源連結;(九)資源及衛 教手冊編訂;(十) 擔任中央政府自殺防治相關業務之跨部會整合平台,並為負責推動全國自殺防治工作之執行單位。

  自殺防治工作可謂人人有責,需要政府與民間的共同參與,策略的制定與宣導應涵蓋全國民眾,建立民眾對自殺防治的認識與參與感,將有利於政策的推行,並期望藉由促進全國民眾的共同努力,結合不同專業力量的積極投入,共同達成「珍愛生命、希望無限」的理想境界。

S17-2 自殺未遂之通報與關懷
廖士程
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心身醫學科
 我國目前之自殺防治策略,與世界其他先進國家同步,考量自殺行為成因複雜而多樣之特性,以三個主要層面擬定方案,分別為全面性(universal)、 選擇性(selective)與指標性(indicative)策略。其中指標性自殺防治策略之標的族群主要為企圖自殺後存活者,相關作法為落實自殺相關 個案管理制度,以期給予企圖自殺者有效的身心醫療及社會介入措施,以防止其再度試圖自殺以及不幸自殺身亡。企圖自殺者是眾多自殺高危險族群當中,較容易與 醫療體系發生關聯,且明顯呈現其介入需求的族群。從2006年1月1日起,台灣第一個全國性單一入口網路,針對企圖自殺者之通報系統,也就是「衛生局、所 網路便民服務計畫」,目前已更名為「衛生資訊通報服務入口網」中建置的「自殺通報系統」正式啟用。企圖自殺者是自殺身亡之重要高危險族群,雖然自殺防治工 作絕非醫療體系獨立可完成,然而醫療服務體系有相當之機會可以接觸到這些個案,也因而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概念中重要之一環,而且對於自殺防治而言,高 危險介入策略(high risk strategy) 與一般大眾介入策略(population-based strategy)同樣重要。針對企圖自殺者面臨的社會心理事件給予有效的介入與支持(包含心理諮商、心理治療、社會救助、家暴或失業等現實問題之協助解 決),同時透過教育訓練健全民眾心理健康。目前雖然仍缺乏強烈證據支持某一特定介入方式,能夠顯著地降低再自殺率或死亡率,這可能部分源於自殺行為多重而 複雜之成因。由過去之研究回顧中,顯示學界仍迄待發展更有效率之自殺行為防治方法,而以結構性之後續關懷服務,增進個案與服務體系之接觸,落實符合當代實 證標準之治療模式,強化企圖者與「網網相連」之多元支持系統更密切之連結,使具有生物心理層面脆弱性之個案接受持續而有效之治療,使遭逢社會經濟剝奪 (deprived)個案接受更優質的扶助與支援,應是未來針對企圖者介入服務應努力之方向。


S17-3 燒炭自殺及其防治
Suicide by Charcoal Burning and its Prevention Strategies
潘怡如 李明濱*
亞東紀念醫院精神科 台大醫學院附設醫院精神部*
過去十年間,台灣的燒炭自殺死亡率出現急劇的變化。這個單一方法的自殺死亡率從1999年的每十萬人口0.22上升到2006年的每十萬人口6.48。 在1999年以前幾乎僅是零星個案的燒炭自殺,在2006年已經成為超過三分之一(33.5%)自殺死亡個案所使用的致死方法。在青壯族群裡,燒炭自殺的 上升尤其值得關注,從2002年之後,燒炭就成為25-44歲的青壯族群最常使用的自殺方式, 在2005年之後燒炭也成為15-24歲年輕族群最常使用的自殺方式.

  根據死亡資料的研究顯示, 燒炭自殺死亡者之平均年齡(38.76歲)較其他自殺方法死亡者的平均年齡(50.74歲)為輕, 尤其是25-44歲的族群相較於65歲以上的老年族群, 有超過21倍的可能性會使用燒炭自殺 (OR=21.36; 95% CI: 17.34-26.31; P < 0.001); 而男性較之於女性更常使用燒炭做為自殺的方法 (OR=1.31; 95% CI: 1.21-1.42; P < 0.001). 流行病學研究則顯示﹐ 燒炭自殺的死亡者相較於使用其他方法的自殺死亡者, 在生前更少使用醫療服務, 有較少的精神科就診病史, 也比較不常合併一些身體的重大疾病. 也有研究顯示, 使用燒炭方式的自殺企圖者, 更常在下次企圖時繼續使用燒炭的方式, 並可能自殺身亡.

  因為上述的一些特性, 燒炭自殺的自殺防治策略更加著重在可近性的限制,守門人的教育訓練, 以及自殺企圖者的追蹤介入, 另外, 當然也包括媒體工作者的自律和教育. 在2007年, 幾個針對燒炭自殺的防治策略在台灣開始施行, 包括木炭包裝上加註警語及求助專線, 還有對於木炭販售相關人員的自殺防治守門人訓練. 分析相關資料後可以發現, 2007年燒炭自殺死亡率顯著下降, 而這個下降主要發生在25-44歲的青壯族群, 不分男女, 這個年齡層在2007年燒炭自殺死亡率皆明顯下降. 然而, 燒炭自殺的死亡率在2008年又出現回升的現象, 進一步分析可見, 25-44歲的男性燒炭自殺死亡率雖然回升, 但仍舊低於2005和2006年的歷史高點, 不過25-44歲的女性燒炭自殺死亡率卻在2008年創下歷史新高.



S17-4 燒炭自殺者之醫護
Medical Care of Suicide Attempter with Charcoal Burning
周元華1辜曉倫1楊凱鈞2李明濱3,4
台北榮民總醫院精神科暨國立陽明大學精神醫學系1
員山榮民醫院2
國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暨精神醫學系3
衛生署自殺防治中心4
一氧化碳中毒(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COP)往往會造成嚴重的神經心理障礙,甚至死亡。患者即使是在經過醫療救治後,仍然需要付出極大之社會成本及負擔,例如長時間之居家及復健之照顧。台灣 自2000年起燒炭自殺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的人數急速攀升。此類自殺方式除了致死率甚高外,亦留存了大量的病患合併有神經心理的障礙。本次報告之主要內容有 二;第一為利用台北榮民總醫院病例回顧之方式,追朔2006年中,一整年因一氧化碳中毒會診精神科之案例,共計43位。除了分析其精神科診斷之共病外,亦 將探討臨床之危險因子,包括血中一氧化碳濃度、腦部電腦斷層檢查結果、急性意識量表和認知功能量表。以探討這些因子對於因一氧化碳中毒後所造成後遺症之預 測性。第二部分則利用前瞻性研究方式,配合先進的腦影像學研究技術,包括了核磁及單光子造影,以探討大腦中白質及多巴胺轉運器在神經心理後遺症中所扮演之 角色。同時也希望利用腦影像學之技術去發現可能發生神經心理障礙後遺症之預測因素。希望藉由這兩項研究早期預判患者發生神經心理障礙之可能性,提高病患治 療之品質。本研究結果顯示,一氧化碳自殺者合併精神科疾病之比例甚高,其中又以躁鬱症為多、年齡及腦影像學陽性反應之個案,較容易出現精神心裡後遺症。至 於多巴胺系統在病患所產生之運動功能障礙中所扮演之角色並不明顯,病患所產生之運動功能障礙可能與其腦部白質受損有關。






S17-5 自殺防治與基因學研究
The association and interaction of MAOA promoter uVNTR polymorphism of Suicide Attempts in Major Depression Disorder
龍佛衛 李明濱*
國軍高雄總醫院 台灣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
台大醫學院精神與社會醫學部* 台灣自殺防治中心*
這篇研究主要是在重憂鬱症患者中比較企圖自殺與MAOA基因多型性之相關性,並以結構方程式探討人格精神症狀與MAOA基因之關係。這篇研究共有1022 位參加者,其分成四個組別,包括432位的社區控制組,385位沒有企圖自殺的重度憂鬱者,96位社區自殺者,以及109位有企圖自殺的重度憂鬱者。

  在女性,社區自殺組與重度憂鬱自殺組,其兩組之間的MAOA對偶基因頻率是有組間差異性的(P=0.028),其MAOA的長型合子在女性重憂鬱患者 中是一個自殺的保護因子(OR=0.396)。在多重回歸分析中,這個長型合子在經過控制性別後也有同樣的發現(P=0.004)。除此之外,也發現憂鬱 與自殺之間有交互作用進而與MAOA長型合子呈負性相關(P=0.045,OR=0.503)。結構方程式分析顯示越神經質,外向,低度焦慮,憂鬱,抽菸 越多者較傾向可能會有企圖自殺的行為。

  通常MAOA長型的合子在基本人口中與自殺風險有關。憂鬱的嚴重程度以及焦慮,在重度憂鬱患者中分別扮演危險及保護因子的角色。需要後續大規模的研究來進一步釐清MAOA,症狀量表和自殺在精神病理學上的關係。
自殺防治守門人三撇步
「一 問」:主動關懷與積極傾聽
「二 應」:適當回應與支持陪伴
「三轉介」:資源轉介與持續關懷

全國自殺防治中心(http://www.tspc.doh.gov.tw/)
全國自殺防治中心官方網站,內含中心簡介、最新消息、自殺防治宣導、自殺防治相關研究、媒體專區、互動留言區等,並有完整的自殺防治相關轉介及求助資源,提供關心自殺防治的民眾最新的自殺防治資訊。

珍愛生命數位學習網(http://www.tsos.org.tw/home/)

關心自殺防治的民眾,也可透過全國自殺防治中心珍愛生命數位學習網線上課程,輕鬆學習自殺防治新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