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6日 星期一

upntaipeinews-4/6-02-taipei news-山寨風潮狂吹,台系產業是福?是禍?

山寨風潮狂吹,台系產業是福?是禍?
(台北訊)在金融海嘯聲中,由於手機已經成為生活必需品,因而手機市場仍然商機處處。印度在2008年第四季單月手機新增用戶超過1千萬人;中南美與中東非洲區的手機市場的年度銷售數量,也首度超過1億支。此外,由於摩托羅拉在全球市場幾乎是全面性的潰敗,而摩托羅拉退潮所空出的空間,幾乎由三星、LG兩大韓廠爭食。三星預估,全美國將有50%以上的消費者購買韓國品牌的手機,而在中國大陸,三星的佔有率從兩年前的9.6%直逼20%,加上近幾個月來,韓元的持續貶值,更是助燃韓國勢力的一大關鍵。

除了全球手機大環境的變化之外,對台系廠商而言,中國山寨手機體系的變化更引人注目。如果把中國大陸本土知名品牌的數量估算在內,光是2008年中國大陸生產的「白牌手機」便已高達2.26億支,較2007年的1.5億支,大幅成長50%。DIGITIMES估計,2009年中國白牌手機的出貨量將達2.77億支(含國產知名品牌),在不景氣聲中,預估仍可維持22.6%的成長率。在出口量上,中國白牌手機出口規模,也將由2008年的7,380萬支,提高到2009年的1.15億支,換句話說,中國的手機產業已經不是關起門來討論「嚴打」或「招安」的時代,具有規模的手機產業,已經是中國電子工業中,頗具國際競爭力的一環。

然而,對台灣廠商而言,逆勢上揚的數據只是市場比重的改變,真正的關鍵在於事業模式的變化,可能為產業結構帶來衝擊。過去台商擅長的ODM模式,台商較能掌握設計流程,能與國際大廠共商零件採購,對於工業設計等其他流程,也有高度的裁量權。但在新創的「山寨」模式中,核心零件供應商提供「公板」的設計,下游的集成商、組裝商根據市場的需求調配出市場需要的機種,無論在進場效率、時機,以及小量多樣的生產上,都具有不同的優勢,但此類優勢卻與台商過去擅長的模式大不相同。

隨著事業模式的改變,當手機的核心晶片由聯發科掌握,未來的山寨電視,聯發科、晨星、Zoran也都虎視眈眈,核心晶片廠的角色日重,台系量產大廠的角色,也可能因為量變而質變。有人將現在大陸的山寨手機體系比喻為1990年前後台灣的電腦、主機板產業,台系的IC設計與零件供應商、通路商,可能樂見山寨體系的蓬勃發展,但台系的系統組裝量產大廠,可能得對山寨體系的形成、去路多做些近距離的觀察,因為這是中國大陸電子產業近幾年來最貼近全球產業的一次產業變革。

關於DIGITIMES

DIGITIMES為台灣數十家科技企業領袖於1998年共同成立的公司,專注於全球及台灣科技產業、市場、產品、應用等資訊提供,主要產品及服務內容包括:媒體出版、企業行銷規劃、產業與市場研究等,並以協助提升台灣科技產業與應用之全球競爭力為企業宗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