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一週一天素的時代來臨
http://www.suiis.com/View/ViewArticle.asp?no=1013
2007年即有立委提出「一週一天素」
【2009/9/10 文:suiis編輯部】
前天在自由時報上讀到幾則週一無肉日的新聞,包括環保團體要從921當天啟動開始推,也包括雲林台南幾個小學,已經從營養午餐著手實踐。自從知道比利時的根特鎮做到了每週四訂為素食日後,我們就一直看好,覺得日常素食比例逐漸提高,是必然的趨勢!
週一是無肉的好日子
在英國,有前披頭四樂團知名歌手保羅.麥卡尼帶頭,要推「週一」為無肉日,這個時間點又更好,不但容易記,也有些補償心理可用,以及在身體健康方面的訴求。就個人而言,因為可能在假期中大魚大肉了,「無肉日」設計在週末假期之後,從心理層面出發,會對蔬食有相對的好感;在身體層面,則可得到舒緩,減少負擔,這些都對推動「一週一天素」具加分效果。
更重要的,是「無肉日」與生活環境的關係。把範圍放大、影響拉深,就是與地球存亡的關係。這幾年世界各國都為了抗暖化而動起來,想辦法在生活中「減碳」,已經是人人有責的事。聯合國農糧組織在三年前(2006)的統計資料早就說明,製造溫室氣體最厲害的,不是汽車,而是「肉」!肉食相關產品製作過程的溫室氣體排放佔全球總排放量的18%,包含畜牧業、冷凍肉類等,比交通運輸的碳排量多四成。也就是說,如果每個人少吃一半的肉,那全世界就可以少生產一半的肉類,而溫室氣體的總量,就能降低9個百分點;如果從一個禮拜少吃一天肉開始,也有2.5%的溫室氣體減少。
難怪大家要跳出來鼓吹素食,因為,這是一件可以由全民來做的事,而且很輕鬆就能做到,面對全球暖化這個真相,人類畢竟責無旁貸,每個人都該知道自己能做什麼。
各國「一年一天無肉日」的年代
以前的「無肉日」是一年一天,每個國家定的日期不同,美國是由農場動物權益組織1985年發起,以320為「世界無肉日」(Meatout Day),每年都會定不同主題,串聯全美50洲和世界20多個國家同日舉辦主題活動。
而源自印度的「世界無肉日」則是11月25日這天,又稱世界素食日或少肉日(Meatless Day)。近幾年,也有人在「422地球日」、「605環境日」的時候加入不吃肉的訴求,國際間已行之有年,這些都可以算是「一年一天素」。
台灣從「每月兩天素」到「一週一天素」
台灣則因為宗教信仰的推波助瀾,全素食者、早齋者和每月兩天(農曆初一十五)的素食者非常普遍。特別是學校方面,從服務校內素食老師和學生開始,平日的營養午餐供應素食的選項給師生自選,有的學校會另外準備一間教室讓素食的老師照顧學生一起用餐,漸漸地有學校走向每月一天或兩天是只供應素食餐的日子,希望全校一起不吃肉,好讓學生自然地多吃到蔬菜。
以台南市為例,其中大港國小003年左右就開辦素食營養午餐,學校廚房還將葷素的鍋具分開,以免誤用;另外,大灣國小開辦的素食餐也獲得學童家長認同與支持,在台南被列為美味與營養兼具的午餐模範。
率先對全校都供應素食營養午餐的,則是台南崑山國小,自2005年起每逢農曆初一和十五,營養午餐便只做素食,等於推動了「每月兩天素」,並聘請專任營養師駐校,讓全校2千8百位師生,體驗沒有魚肉也能吃得健康營養的菜餚,長期來已導正不少學生拒吃蔬菜的偏食習慣,吸引外縣市學校前往觀摩學習。
但固定一週選一天來吃素的,則約從兩年前開始有跡可循。素食立委林鴻池就是推動者之一,他在2007年提出「一週一天素健康一輩子」的口號,製作主題曲CD分送、出版食譜、走入社區辦烹飪教學活動,以很基層的、很實用做法執行,訴求點以健康為主,慈悲、不殺生等生命議題為輔,得到家庭主婦的響應。
學校方面則有台南博愛國小,從2008年9月份起推動每週四吃素食,該校校長在日前的媒體報導中表示,「只要調配得宜,素食可以降低肉類過多帶來的害處,並避免纖維質與葉酸不足,對健康更有加分效果,包括家長與學生接受度都相當高。」
2008學校在「每週一天素食日」加入減碳概念
到2008年,則已經有學校加入減碳的概念,台南縣玉井國中從9月學期開始,將每個星期五訂為素食日,隨即吸引電視台的報導,該新聞標題為「每週一天吃素餐 健康減碳愛地球」,報導內容描述:「由校長帶領全校響應素食,將近五百位師生以及教職員,付出實際行動,每個星期五午餐時間,就是全校愛護地球的吃素日,享受一頓有意義的素食營養午餐,每多一個人響應,地球就能減少一份傷害。」
到了今年,台南市自六月五日世界環境日當天起,推動「低碳健康營養午餐」,目前有五十三所國中小推動每個月至少供應一頓素食午餐;雲林縣政府則在年初就鼓勵全縣國中小學每週或每月一至二天,營養午餐吃素。
日前自由時報報導中,雲林斗六市林頭國小,多年來每月農曆初一、十五都吃素,家長、學生接受度頗高,今已邁入第六年;虎尾惠來國小亦試辦於每個星期二改製作素食營養午餐,並沒有特別告知學生、家長,把魚、肉改用豆腐、豆皮取代,幾週後詢問學生反應,竟然覺得星期二的素食午餐最好吃。
透過全校一起吃一餐素食這個舉動,能夠對孩子同時進行飲食教育、生活教育、環境教育等,是一舉數得的事,因此家長和學生的反應都不錯,接受度很高。不過各縣市推的日子不一,每個學校定的日子也不盡相同,一般民眾比較不會感受到這個趨勢。
素食與環保的正式連結
歸納以上案例,台灣推動「素食日」者,初期出發點多為服務既有素食者,後來導入多吃蔬果、營養均衡的概念,近期才逐漸與環保、抗暖化的時事現況連結。
如去年422地球日到605環境日前後三個月,suiis曾發起「少吃肉、幫地球降溫」活動,得到許多環保團體的回響,發展出「生態素」或「環保素」潮流,也促成「蔬食抗暖化行動聯盟」的誕生。
在去年底1206全球抗暖化行動日中,各環保、蔬食團體包括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灣環境行動網、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自然步道協會、荒野保護協會、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蔬食抗暖化聯盟、綠黨等聯合,走上街頭參加了大遊行,並在抗暖化音樂會上演出行動劇,可謂正式連結了素食與環保議題,向全民宣告素食的時代新價值。
萬事具備 只欠整合
現在缺的,就是整合各界、各地的做法,如果最後大家共推的日子是星期一的話,希望學校、公家單位、民間組織、餐館、商店賣場等一起響應,也就是此次素食作家蘇小歡和生態專家徐仁修,準備在921當天啟動「週一無肉日平台」所提的目標:讓週一不吃肉成為台灣人的日常生活習慣。
若能促成官方正式宣佈全台灣的「無肉日」,再去串聯其他國家,加入週一無肉日的行列,便有機會實踐全世界都「一週一天素」的目標。台灣的素食發展較其他國家完整,其實說是「世界各國可以參考的一個素食基地」也不為過,如果說要提供各國一些素食飲食食譜、料理指南、應用經驗、食品研發技術等,我們敢說,最具優勢的,可能就是台灣了!
缺乏整合,一直是長期以來台灣很可惜的地方。大家各據山頭、各自努力,也各自擔成敗,官方組織太龐大,動彈不易,想要進步或與國際接軌,都仰賴民間組織,特別是非營利組織,因為有相對較客觀的立場,跳出來整合比較容易一呼百應。只要後續力足夠,保持在媒體上有話題性與報導的價值,就比較能成功。今年921剛好是星期一,而這個日子對台灣人有太重要的影響,確實是啟動無肉日的好機會,相信各界都會給予肯定。
至少,在我們(長期耕耘素食網站者)的觀察下,環保團體與民間人士的大聲疾呼與具體實踐,已經可以預見,台灣將很快進入「全民一週一天素」的時代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