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14日 星期一

upntoday-9/14-07-taipei news-陳進「手風琴」作品發表睽違74年的陳進「手風琴」再現北美館

陳進「手風琴」作品發表

睽違74年的陳進「手風琴」再現北美館



展期:即日起至 11月1日(日)

展區:台北市立美術館 2 樓:「25年典藏精粹」



睽違已久的陳進「手風琴」在台北市立美術館二樓「25年典藏精粹展」中精彩亮相了,這件作品目前與陳進另一件作品「悠閒」,同時陳列在北美館202展覽室,這二幅畫作彼此相得益彰,展現著 陳進 女士精緻優雅的畫風。



出身於臺灣新竹香山望族的陳進,是日治時期第一批接受新式教育的女性知識份子,在臺灣東洋畫發展的歷程中,陳進擁有許多第一的經歷紀錄:第一批入選臺展的臺灣人東洋畫家(1927年)、臺展東洋畫部唯一一位臺灣人審查員(1932 - 1934年)、第一位入選日本帝展的臺灣人東洋畫家(1934年)。但更重要的是她對堅持藝術精進的執著,以及人品、畫品一致的高亮節度,其人與作品終其一生都兼容傳統古典風範與摩登時尚的流行感。



目前所見陳進1935年的作品,除了北美館鎮館之作「悠閒」外,另一幅則是自1935年第9回台灣美術展後散佚,至今便從未再公開展示過的作品「手風琴」。「手風琴」直到今年2009年2月為北美館納入典藏品後,隨即著手進行約半年的修復工作,睽違74年的陳進「手風琴」終於重現畫壇,於北美館再現於觀眾眼前。



「手風琴」畫面依舊是以陳進的大姐為模特兒,除了穿著旗袍是東方樣式,絲襪搭配高跟鞋以及髮尾捲燙的造型,流露當時風靡的西方樣式時尚品味,而造型精巧的貴妃椅及手風琴,更加襯托畫中人高貴、摩登有文化氣息的面貌,體現1930年代陳進以典雅畫風,發掘台灣的美感意識,融合中、西時代風潮的創作企圖。



這次「手風琴」畫作能再次公開展示的背後,除了是多年的研究追尋及館方的努力爭取外,因作品經年捲收受損,北美館收購後便進行長達半年縝密的修復計畫。 修復主要的重點有三:

1. 顏料層:修復師就剝落欠失的部份,採用同性質的膠彩顏料作復原修復,以期儘可能回復作品原貌。

2. 綾料:畫框內緣沿畫布邊的日本綾料,是經過眾多的討論後挑選出雅緻的花色布料,使整體裝裱後的視覺效果來符合繪畫主題與當時代氛圍。

3. 底板:運用日本傳統6層底紙的裱拓方式分隔畫絹及背板,前以日本進口 0.5cm 壓克力板為外框面板,後用 0.5cm 中空導流為底部背板,讓內部空間具空氣對流作用,使畫作得以長期保存而不易變形。



這些種種高規格的裱裝方式,對北美館來說都是難得的嘗試。因此,為了忠實呈現「手風琴」的修復過程,北美館典藏組已正在規劃製作「手風琴」的記錄影片,除了作為詳實的修復紀錄,並可做為後續研究的參考。



睽違了74年再經過6個月的時間修復,陳進「手風琴」終於再度公開展出,這幅曾被視為散佚的作品,重回它原有的藝術地位。即日起至 11月1日 止,展出於台北市立美術館2樓「25年典藏精粹」展覽,週二至週日早上9:30至下午17:30,免費參觀,歡迎民眾善加把握這超過一甲子時光才再現的機會。



作品資訊 :

手風琴 絹 、膠彩 台北市立美術館藏

‘Accordion’

Gouache on Silk

Collection of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180 x 170 cm 1935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