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公布2008年全球商品貿易排名,我國降至第18名
壹、我國之商品貿易排名後退,係受國際經貿環境及區域自由化之影響世界貿易組織(WTO)於本(2009)年3月24日公布之2008年全球主要國家商品貿易排名,我國之出口排名由2007年的第16名下降至2008年的18名;進口排名則由2007年的第17名降至2008年的18名。本次2008年我國名次之變動,在出口方面,主要係因2008年上半年國際原油飆漲,使沙烏地阿拉伯之出口金額由2007年的2290億美元暴增至2008年的3290億美元,名次由第18名調升至15名,加上第17名西班牙出口金額由2007年的2420億美元增至2008年的2680億美元,主要為小汽車及煉製石油增加所致,均超越我國出口金額,使我出口排名退後二名;在進口方面,主要金磚四國之印度崛起,使其進口金額由2007年的2170億美元增至2008年的2920億美元,名次由第20名躍升至17名,超過我國進口金額,使我進口排名退後一名(詳如附表1及附表2)。嚴格來說,2008年我國商品貿易排名後退之原因,主要係受國際經貿大環境之影響,例如:2008年上半年之國際原油飆漲,導致油源國之出口金額增加,衝擊我國出口排名;尤其近年來在金磚四國崛起,已嚴重威脅我國之出口競爭力。另外,我國除受產業多年來過度集中於電子資通訊發展外,政策上我國無法與主要貿易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影響我國與各國公平貿易之可能,終使我國近年來出口排名節節敗退。貳、我國未簽署FTA,已衝擊我全球出口排名近年來在全球區域經濟整合的潮流下,區域貿易協定(RTA)的數目大幅增加,對全球貿易互動以及經濟版圖重組,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目前已經生效的區域貿易協定,對台灣產業影響最大的應為中國與東協所簽的自由貿易協定。除了東協與中國預定在2010年達成全面建立FTA將影響台灣貿易外,鄰近競爭國家諸如韓國、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等,近年亦先後與多國或區域已簽訂FTA,這些舉措對我國的貿易發展究竟已經產生多少影響,貿易局經比較該等國家簽訂FTA前後與台灣在締約國市場之出、進口數據變化情形後,得到:「綜觀韓國與東協、韓國與新加坡、韓國與智利、日本與墨西哥、日本與新加坡、日本與馬來西亞簽訂FTA後,皆顯示相關國家均獲得可觀的貿易利益,並對我國產生排擠效應之衝擊,尤其是生效的前、後2年為然」之結論觀察。例如:韓國於2007年6月與ASEAN商品貿易協定生效後,2007年與2008年對東協之出進口值均大幅成長,成長率高出台灣約20%。另韓國與新加坡2006年3月FTA生效之後,出口至新加坡金額大幅增加(9489億美元→16293億美元),反觀出口至我國卻小幅減少(12996億美元→11462億美元)。此外,日本-新加坡FTA於2002年11月30日生效,2001年新加坡出口日本金額負成長10.2%,我國出口日本金額負成長21.5%;2002年兩國出口至日本金額衰退幅度相差不遠(-4.3%;-5.0%),但在日星FTA生效後,2003年新加坡出口日本金額即有8.6的明顯成長,而我國卻僅有0.5%的成長。日馬FTA於2007年6月生效,馬國當年對日出口成長13%,我國卻呈現2.3%的負成長。由進口面觀察,亦得到相同之變化:韓國於2007年6月與ASEAN商品貿易協定生效後,生效前3年(2004~2006)韓國自台灣進口平均成長16.6%,韓國自ASEAN10進口成長17.3%;協定生效後至2008年,韓國自ASEAN10進口平均成長變成17.5%,自我國卻僅成長7.1%。韓國於2004年4月與智利FTA生效後(2003年2月15日簽署),生效前3年(2004~2006)韓國自台灣進口平均長9.1%,與智利平均成長8.6%相當;FTA生效後至2008年,韓國自台灣進口平均成長12.8%,自智利進口卻大幅成長35.3%。日本於2002年11月與與新加坡FTA生效後,生效前3年(2000~2002)新加坡自台灣進口平均成長4.1%,自日本進口則衰退1.2%;協定生效後至2008年,新加坡自台灣進口平均成長變成18.0%,日本則成長11.6%。除了以上日、韓例證外,貿易局並比較中國大陸、泰國、新加坡、等國在澳洲、印度、日本、東協、美國等市場之成長變化,確實顯示我國受到未能簽訂FTA之衝擊。我國長期被各國排除在自由貿易協定外的後果,將迫使廠商為了尋求更低的關稅成本而進行零組件的全球物流配套措施,並使長期的市場開拓遭遇不利於他國的處境;更甚者,此種不利的競爭處境將有可能引發企業界為求生存而進一步外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