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8日 星期二

upn-taipei news-2012-economic forun-2013-01-08-2013天下經濟論壇 專題論壇六: 亞洲中產階級, 成為全球金融業發動機

2013天下經濟論壇 專題論壇六: 亞洲中產階級, 成為全球金融業發動機 亞洲中產階級興起,也為金融業帶來巨大的發展潛力。中國泰康人壽董事長陳東升指出,過去世界講美國夢,現在我們講「中國夢」。他定義的中國夢,就是農村的人過城裡的生活,城裡的人過中產階級的生活。 陳東升說,現在中國大陸的保險資產總額大約是六兆人民幣,但保單的普及率還很低,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他提出讓中產階級圓夢,就是要「一張保單保全家,買車買房買保險」的經營策略,這讓泰康成為中國最具創新的民營保險公司。 陳東升表示,他長期研究《Fortune》雜誌的全球五百大企業排行,發現這與國家的經濟實力息息相關。例如,在1988年,全球五百大企業最多的國家依序是美國、日本與德法英。但現在大中華地區的台灣、中國與香港合計有72家,僅次於美國的上百家,也符合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實力。 陳東升說,他給自己的中國夢,就是要靠著創新的壽險經營,讓泰康人壽成為全球企業五百強的一份子。他表示,中國保險業在中國證監會主席郭樹清、保監會主席項俊波的「新政」下,投資管道正逐漸鬆綁,是未來中國壽險業最大的利多。 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表示,財富累積的過程,亞洲有47%是從自己經營企業開始,全球比例則為46%。在台灣,企業經營創造財富,超過一半以上來自自己經營企業,另外有將近23%的亞洲有錢人,是來自於繼承。 他說,台灣第一代企業家面臨傳承,所以經營重點一定要多花點時間、部份資源在他們下一代。金融機構可以扮演比較好的角色,讓第一代能比較放心把財富交給第二代。 但台灣金融業的競爭激烈、監管嚴格,導致利潤微薄。李長庚認為,金融產業跟科技業一樣在做代工,但受限於市場規模,只能賺末端的代銷費用,以致台灣每年300多億美元的資產在外流,因為沒有比較好的商品,能提供給有錢人做資產的保值、升值,這點非常可惜。 大陸金融市場大餅 端看中國政府是否鬆綁 李長庚觀察,過去十年,香港、新加坡與韓國都利用大陸市場快速壯大,但金融產業比較辛苦的是看得到吃不到。他說,我們與中國大陸同文同種,一定要盡全力發展這個市場。 不過,對中國大陸的監理機構來說,台灣金融機構在中國大陸比照外資,這讓金融業在大陸的機遇是,Every thing is possible, but nothing is easy。李長庚說:「陳董事長一年可以拿50個分銷點的執照,我們只能一年拿一個執照,」當然現在有一點太慢,但只怕站不怕慢,只要願意做,永遠都有機會。 上海復旦大學財務金融系教授孔愛國指出,目前是大陸人民近幾十年來最為渴望財富的時期,而大陸特殊的財富分配與缺乏社會保障的狀況,需要創新的財富管理模式。 大陸改革開放30多年,人們的財富觀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財富在今天的大陸,已經是一個非常熱門的詞彙。 社會不同人群的比較,直接形成了對財富的追求。但孔愛國表示,「這讓人們嘗盡了財富的甜頭,也吃盡了財富的苦頭。」 他舉例,大陸股市從6千多點跌到1千多點,使很多中產階級成了「無產階級」,萬一房價下跌,恐怕就會出現「負資產階級」。 孔愛國分析,大陸經濟增長的大幅度波動,造成了人們財富的不穩定性。特別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前後,財富的暴漲與暴跌,對於廣大需要積累財富的人而言,形成了一種巨大的衝擊。他說,「一方面,需要追求高速的財富成長;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臨巨大的市場風險,這是理想與現實的矛盾。」 孔愛國指出,隨著市場化的發展,在一個稅負高而缺乏安全保障的社會,人們對財富的追求,更多的是防止未來的不確定性。由於社會保障不足,就必須靠財富管理來為自己準備未來的保障。 因此,無論是富人還是中產階級,對財富的追求都是無法停下腳步的。孔愛國認為,大陸財富管理模式的潛在要求需要創新,但目前大陸金融機構承諾的高收益率,是無法持續的。 至於台灣的金融機構到了大陸,能否吃到這麼大的財富管理市場?孔愛國認為,還是得看政策管制的鬆綁。他引用馬英九總統在論壇第一天的談話說,「只開放,不鬆綁,是沒有價值的。」因此,「台灣金融機構在大陸市場,不是沒有希望,而是希望仍在未來。」 各節論壇即時新聞稿,敬請媒體朋友上【天下經濟論壇】參考,謝謝! http://cwef.cw.com.tw/2013/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