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31日 星期四

upn-taipei news-art show-2013-01-31-05-林惺嶽.台灣風土的魅力》 Hsin-yuen LIN: Enchanting Taiwan

林惺嶽.台灣風土的魅力》 Hsin-yuen LIN: Enchanting Taiwan 展期: 2013.02.02-2013.05.05 展場: 北美館三樓 週二至週日09: 30至17: 30、每週六延長開放至20: 30 策展人: 劉永仁 開幕式: 2013.02.02(週六)15: 00,三樓C區 林惺嶽(1939-),身兼畫家、美術教育、文化評論、藝術書寫史詩的集大成者,堪稱是台灣藝壇最有活力的藝術戰將之一。林惺嶽具有波瀾壯闊的胸懷與強韌的批判意志力,其言論深刻犀利尖銳,且在藝壇敢言衝撞、抗衡體制的強悍作風,蔚為鏗鏘有力的時代之音。林惺嶽擅長將藝術思想融入大歷史的脈絡之中相互印證,強烈的評論思想化為手中之筆,滔滔雄辯的言論與畫筆耕耘的毅力,剽悍的能量馳騁於台灣藝壇未曾停歇。 林惺嶽繪畫氛圍的演變風格,從早期1970年代具超現實風格,藉神祕詭譎的色彩與意象隱含荒涼苦澀之意;1980年代初期逐漸轉變為明亮而豐饒的具象表現,題材由夢幻田園、仰視穹蒼到巨碑式的風景等,1980中期至今,林惺嶽特別鍾情探索台灣高山與溪水的意境,巍峨的山岳、溪谷、急流以及雨水沖刷後裸露的奇岩,畫面彰顯激流怒濤與靜謐的河谷,充滿迷濛的空氣感與神秘的底蘊,開啟了氣勢磅礡的史詩風格油畫創作。 自小立志成為藝術家的林惺嶽,幼年命運多舛,經歷雙親相繼離世、寄人籬下等刻苦境遇,讓他很早就體認到生命的無常與現實的殘酷,並塑造了其後堅忍、執著、獨立、敏銳的鮮明人格特質。1975年赴西班牙展開畫遊之旅,開啟了對西方現代藝術表現的視野,1978年為策畫將西班牙20世紀名家畫作至台展出,親身經歷轟動一時的韓航事件,當時他搭乘韓航707班機返台辦理展覽簽約事宜,該客機誤闖蘇俄境內領空,遭俄軍射擊攔截而迫降於冰湖,機上旅客被扣留在俄境二天二夜,才由美國客機轉載至芬蘭,再轉機回台。林惺嶽歷經空難、絕地逢生的處境,使他體悟生命的無常,影響其日後以全面的觀點,思考身為藝術家面對社會的言論與責任。林惺嶽在藝術創作的打拼奮鬥與生命的勵志精神,給予大眾正向的啟發。 林惺嶽勤奮努力的畫筆與書寫評述文字,深深影響台灣現代美術運動的各個階段歷程,從1960年代發展至今,累積相當豐富可觀的畫作與文字著作。北美館在30週年展覽系列中,以《台灣風土的魅力》為題舉辦林惺嶽大型回顧個展,也是全面研究其藝術思想與作品的重要展覽,精選藝術家自1960年代晚期至今的油畫、水彩作品137(組)件,包括〈歸鄉〉(210x419cm, 1998)、〈天祐花蓮〉(218x654cm, 2010)、〈國寶魚巡禮〉(160x1260cm, 2011)、〈台灣神木林的風雲歲月〉(334x654cm, 2012)等四大件油畫鉅作;豐富的文件資料包括中英文年表、歷年展覽畫冊與文字評論著作數十冊,以及文字手稿等珍貴資料;展場同時放映由公視製作的紀錄片「無邊奔流」,期待透過絕色壯麗的畫作與史詩般的文章著作,完整展現林惺嶽藝術創作的整體風貌。 ◎賞析活動 地點: 三樓展場。免預約報名/參加人數70人 一、2013.03.03(日)14:30-16:00 講題: 林惺嶽—台灣風土的魅力 主講: 林惺嶽/藝術家 二、2013.04.21(日)14:30-16:00 講題: 強者的典範:林惺嶽的藝術世界 主講: 倪又安/藝術家 附圖說明 01_藝術家林惺嶽攝於近作〈國寶魚巡禮〉前分享此油畫鉅作,此作品尺寸160x1260cm,創作年代為2011年。 02_〈台灣神木林的風雲歲月〉,油畫,334x654cm, 2012 03_〈歸鄉〉,油畫,210x419cm,1998,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策展文章(截取策展人劉永仁論述) 思想與繪畫啟蒙 1939年,林惺嶽出生於台中市,出生前,曾經留學日本研究雕塑創作的父親林坤明溘然病逝。在戰爭的年代,林惺嶽幼年飽受顛沛流離之苦,幼年失怙以及無情戰火的摧殘,促使他早熟地面對艱困的生存挑戰。少年時的林惺嶽就如同一般孩童一樣,喜歡畫圖,然而當他知道其父親是一位雕塑家,遂更加受到鼓舞,斯時立志成為一名出色的藝術家。1961年,林惺嶽如願考上國立師範大學藝術系,是學習美術專業的開始,實際上在1957年,林惺嶽於高中時期,課餘拜老畫家楊啟東為師,研究水彩風景寫生,並參加中部美展。在師大期間,林惺嶽刻苦自律,除了專注繪畫,更勤勞自習,廣泛閱讀涉獵哲學、心理學、歷史、社會學等人文書籍,其中對於心理學特別著迷,佛洛伊德以《夢的解析》解讀人的潛意識、羅素分析事理的智慧、廚川白村《苦悶的象徵》以及貝多芬創作的音樂,這些思想與創作,不僅影響了林惺嶽的繪畫表現,同時也擴及於日後的文化評論。 歷劫歸來省思生命衝擊 林惺嶽少年時期的生活雖然歷經坎坷,但他絲毫沒有懷憂喪志,反而認為只有奮鬥才是真實的人生。1975年林惺嶽赴西班牙留學,並展開了開闊自在的畫遊之旅,在三年後,他試圖引介西班牙的著名作品來台展出。1978年,林惺嶽遭遇到意外的驚恐之旅,也是他人生中的關鍵時刻。他發起並策動西班牙與中華民國的美術交流展覽,Multitud畫廊負責提供西班牙20世紀名作作品一百多幅至台北展出。為策劃促成此一大規模展覽的實現,林惺嶽於該年4月20日攜帶契約書回國籌辦簽約的交涉事宜,搭乘韓航707客機,由巴黎起飛越過北極航線時,客機誤闖蘇俄國境,遭俄軍機攔截射擊,客機迫降冰湖,隨後機上旅客被扣留在俄境二天二夜,後被美客機接載至芬蘭赫爾辛基,再搭上韓航客機經日本東京,轉機回台北。之後,林惺嶽應聯合報之邀,發表「俄境兩天零兩夜─韓航客機空中歷險記」,在《聯合報》第三版連載五天,獲得高度的關注與迴響。林惺嶽的名號從此在台灣藝壇奮起馳騁至今。 從超現實到台灣瑰麗風土 林惺嶽是一位思想敏銳而激進的藝術家,在少年時代就表現出繪畫的天份與才華,從學生時期至今,憂鬱的容顏卻隱藏堅定不移的心志。1969年,林惺嶽於台北中美文化經濟協會舉辦首次油畫個展,首次展現超現實主義風格,自此展開他的藝術旅程。本次在北美館《林惺嶽‧台灣風土的魅力》展覽中,最早的系列油畫作品〈幽林〉(1969)與〈神秘的森林〉(1969),以枯木形狀的猙獰姿態矗立於原野中,山形與樹枝呈現綠色冷凝的基調,繪以山林樹叢,時而勾勒出颤動且斷續的殘念以及象徵性的圖騰,投射出林惺嶽心靈孤寂而深邃的情感,超現實幻想的繪畫隱藏豐富的生命想像力。在1969-1983年時期,林惺嶽的繪畫內容充滿了冷酷、朦朧的幻象世界,詩情畫面的隱喻,畫面中的元素多半如:日、月、牛骨、魚骸、枯木、月夜、鷹形、牛群以及閒置的宮殿建築體或表現神秘曠野的荒原,這些超現實變奏的場景,多半是被解構殘存的荒蕪,而前面則是未可知的憧憬,強烈的夢幻感知與矛盾情愫,頗有一種蒼茫與悲愴混同的孤絕況味。 林惺嶽描寫東海岸與濁水溪系列作品,是啟開繪畫第二階段的重要轉折時期,也具有史詩般磅礡撼人的氣勢,由此創造了個人繪畫的新境界。在本次展覽之中,濁水溪系列作品約有5件之多,其中尤其以1992年作的〈濁水溪〉,怒潮澎湃,浪濤湧起,暗喻思想風氣開放,沛然莫之能禦的鮮明圖像。其他濁水溪系列作品分別作於1986年至1997年期間,描寫濁水溪歷經暴漲與乾旱中被沖刷的石頭,尤其刻劃石頭的各種複雜的變化,這些石頭從溪的源頭深谷經過長期不斷的分裂、滾動、磨擦、侵蝕而演變成下游繁如天星的小圓石,然而林惺嶽繪寫溪床上的石頭、鵝卵石,似乎遠離了原初乾澀粗糙的質地與形貌,他發揮想像與構思並重新以切合真實的感受去提練技藝,在視覺形式上,石頭浮沉於水上、下之間,產生如夢似幻的澄清倒影,宛如絕佳的天然透明鏡面,此乃延續超現實夢幻的表現手法,所不同的祇是回歸以現實的大自然為題材。林惺嶽以石頭作為繪畫探究的元素,表現迷彩、光影構成石頭獨特而柔美的形式語彙。在這段時期,林惺嶽繪寫田園風光的作品如〈埔里之春〉(1994)、〈秀姑巒溪出海〉(1996)、以及〈歸鄉〉(1998)等;其中〈歸鄉〉是重要力作,描寫鮭魚奮力溯游返鄉不屈不撓的毅力,以及鮭魚躍動剎那間令人動容的場景,質言之,林惺嶽藉由鮭魚的向上精神,表達其生命蒼桑與勇往直前的堅定寫照。 藝術情感滿溢豐碩果實從超現實的造境到現實語境的具象寫實幻境,林惺嶽的繪畫主要追求深耕本土的草根力量,以及自我期許展現磅礡憾動的能量,基於這樣的努力與目標,林惺嶽奮力衝刺,試圖在快速變遷的環境轉型中找到自我的精神歸屬。自千禧年以來,林惺嶽的心境少了火氣而增添了溫暖的氣息,滾滾怒濤逐漸轉變昇華為靜謐的幽谷,同時更進一步描繪台灣的風土文物,他以台灣聞名的水果入畫,例如:木瓜、蓮霧、芒果、香蕉,這些日常生活最親近熟悉的豐饒物產,使人感到濃烈的鄉情與親切感,給予人們溫馨而豐碩的視覺饗宴,超碩大的水果,挑戰大尺幅的繪畫張力,不僅止於可口的味覺享受,甚而已經轉化為另一層微妙的意圖。這些令人驚豔又喜愛的作品如:〈木瓜紅的季節〉(2003)、〈果實纍纍〉(2006)、〈豐收季〉(2007)、〈先知的盛宴〉(2009)、〈愛文種芒果豐收季〉(2011)等。觀讀最近期的〈國寶魚巡禮〉(2011)與〈台灣神木的風雲歲月〉(2012)鉅作,體現了林惺嶽無比的勇氣與展現大格局的氣勢,他的繪畫感知強烈而生動,臻於隨心所欲的境界,林惺嶽與台灣風土之名已然緊密相隨,成為名符其實台灣美麗島嶼的標記。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