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9日 星期三

upn-taipei news-art show-2013-05-30-02-2013「第55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準備就緒,各項開幕活動即日登場

2013「第55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準備就緒,各項開幕活動即日登場 展覽標題: 這不是一座台灣館 媒體預展: 2013年5月29日至5月31日 展覽日期: 2013年6月1日至11月24日 地點: 義大利威尼斯 普里奇歐尼宮邸(Palazzo delle Prigioni) 參展藝術家: 白伯恩(Bernd Behr)、許家維、凱特里娜.色達+巴帖左.米齊陸(Kateřina Šedá+BATEŽO MIKILU) 策展人: 呂岱如 展覽網址www.venicebiennaletaiwan.org 由台北市立美術館主辦的第55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展覽,將於義大利當地時間5/29在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邸(Palazzo delle Prigioni)進行專業預展,並將於6/1正式對外開放,展出至11/24。威尼斯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自1895年起,每兩年舉辦,為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雙年展藝術活動之一,台灣館的參與始於1995年,至今已連續10屆參展,本屆策展人由呂岱如擔綱並邀請三組藝術家提出三項藝術計畫,分別為白伯恩(Bernd Behr)的作品〈時托邦〉、許家維的〈鐵甲元帥〉,以及凱特里娜.色達與6名來自捷克札斯塔夫卡(Zastávka)鎮的中學生所組成團體巴帖左.米齊陸共同合作(Kateřina Šedá+BATEŽO MIKILU)。 日前台灣館佈展準備工作已近完成,預備在威尼斯與各界見面,同時在開幕預展期間進行各項表演及行動與座談活動,藉由不同的展演形式,詮釋展覽軸心概念。展覽從相互描繪「陌生人」的形象開始,並在探尋相互主體性的認同過程中,「我們」與「陌生人」之間的界線逐漸被營造,並試圖以藝術作為媒介,不斷地從想像的認知趨近於現實。此外,展覽標題「這不是一座台灣館」,以否定的敘事句,開啟另一個辯證思維的線索,同時,標題作為三組作品間的思辯背景,更主動地觸發國際觀眾對於台灣(台灣館)的想像。 各項開幕活動,藝術家白伯恩邀請台灣編導、同時近年致力於盲人口述電影的黃英雄,為其影片〈時托邦〉以台語進行現場辯士講說,在預展期間的每日下午6時於作品現場表演。「辯士」一詞源自日文,指的是在默片電影時期,電影院裡為現場觀眾同步口說故事情節的一種行業。白伯恩的影片〈時托邦〉,透過二次大戰最後一名投降士兵李光輝的歷史形象與故事,拼貼出一部充滿詩意的視覺影像;聲音部分,白伯恩邀請黃英雄一同參與,各自分別以英文及台語錄製畫外音,在展場以雙聲軌同時播出。白伯恩與黃英雄他們彼此的了解與共識,源於在台灣數次交換彼此對於空間與時間存在的討論,白柏恩給予黃英雄完全的自由,發揮表演者自己對於該影片的詮釋,呈現在敘事內容、語音腔調以及肢體動作等藝術表現。 凱特里娜.色達與6名來自捷克札斯塔夫卡鎮的中學生所組成的團體巴帖左.米齊陸共同合作的行動「這不是一個捷克館」,是歷屆台灣館第一次作品呈現在台灣館展場之外。這件行動作品預計在預展及開幕5天(5/29─6/2),每日上午10時至下午8時,不定期不定點發生於88個國際館之間。行動方式自他們走出台灣展館開始,所有行動者腳穿藍色塑膠鞋套,象徵隱形的足跡透過5天的行動行走威尼斯街頭。原意在指出札斯塔夫卡鎮上的居民,因工業經濟衰落,人口紛紛外流的現實情形。他們將手持一份手繪印刷的威尼斯雙年展地圖,圖上88條名為「台灣館」的路線指向今年的主要參展所,同時在地圖上亦明顯標出「台灣館」在威尼斯地圖的實際位置;行動者在預計行動的展館前主動與民眾攀談,藉由談話內容的設計與獨有的地圖,引導民眾對這件藝術計畫的興趣,進而前往位於普里奇歐尼宮邸的「台灣館」展地。 。 ◎2013「第55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開幕活動列表: 表演: 白伯恩電影〈時托邦〉之辯士講說 表演者: 黃英雄。5月29日至6月1日,下午6時至6時30分,普里奇歐尼宮邸 行動: 這不是一個捷克館 凱特里娜.色達+巴帖左.米齊陸 5月29日至6月2日,上午10時至下午8時,6或7人在88個國際館之間 座談: 這不是一個捷克館 呂岱如、凱特里娜.色達+巴帖左.米齊陸,6月2日,下午6時,普里奇歐尼宮邸 圖版說明: 圖01 藝術家白伯恩邀請台灣編導黃英雄,為其影片〈時托邦〉以台語進行現場辯士講說,在預展期間的每日下午6時於作品現場表演。圖為黃英雄於威尼斯展場彩排時影像。 圖02-1 凱特里娜.色達與6名來自捷克札斯塔夫卡鎮的中學生所組成的團體巴帖左.米齊陸共同合作的行動「這不是一個捷克館」,預計在預展及開幕5天(5/29─6/2),每日上午10時至下午8時,不定期不定點發生於88個國際館之間。 圖為預先演練影像,行動者主動與民眾攀談,藉由談話內容的設計與一份獨有手繪印刷的威尼斯雙年展地圖,引導民眾對這件藝術計畫的興趣,進而前往位於普里奇歐尼宮邸的「台灣館」展地。 圖02-2 藝術計畫「這不是一個捷克館」,行動方式自他們走出台灣展館開始,所有行動者腳穿藍色塑膠鞋套,象徵隱形的足跡透過5天的行動行走威尼斯街頭。原意在指出札斯塔夫卡鎮上的居民,因工業經濟衰落,人口紛紛外流的現實情形。圖為行動者預先演練畫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