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5日 星期二

upn-taipei news-social-2012-12-25-01-老年家暴案件 需考量失智因素

老年家暴案件 需考量失智因素 彰化發生「失智老翁打死妻子」的不幸事件,從媒體報導中發現幾個值得關切、需要提醒民眾的狀況:(1)老翁情緒起伏已一年,常有懷疑、誤解和暴怒等行為;家屬以為是「老番顛」,未警覺可能是精神障礙或失智症,未及早就醫;(2)家暴處理過程欠缺對失智症的認知。 過去家暴受關注的施暴、受暴對象,大多是青年到中年的夫妻。隨著我國人口快速老化,家中高齡者發生家暴甚至重傷害的案件逐步浮現。同樣是家庭暴力,背後可能有不同的原因。本案家人曾通報老翁為施暴者,但因施暴者不喝酒,生活正常,雖然有語言威脅,但訪視時相對狀況穩定,依危險評估表評量後,無立即生命威脅的案子,就不會列入家暴高風險個案。然而,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同時也是台大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的邱銘章表示,失智者可能出現個性改變或偏執妄想等症狀,因而經常與家屬發生衝突,嚴重時可能出現語言或肢體暴力行為。但由於家屬缺乏對失智症的認識,通常帶到門診就醫時,狀況已經更嚴重了,如重大金錢損失、走失、傷害等。邱銘章理事長呼籲民眾多了解失智症、多些警覺,及早就醫、及早治療,就能減少因疾病而發生的誤解和家庭悲劇。 湯麗玉秘書長表示,接到家暴通報而進行現場訪視的社工、警察等,以申請保護令、隔離加害人等方式處置,並不能幫助這類型的家暴案件。湯秘書長呼籲提昇社工人員及警察對失智症的認知,而家暴中心應針對高齡施暴者,探究近期行為改變,提高對失智症的敏感度及評估,適時轉介輔導就醫,才能預防憾事的發生。 台灣失智症協會常務理事巫瑩慧,以自身長期做為失智症家屬的經驗呼籲:失智者因表達障礙,容易在身體狀況欠佳、或遭受不友善對待時,以攻擊性行為表達自己的不舒服。她衷心的呼籲:別把家中長輩的變化,誤以為只是老化、「老番顛」;發現異狀及時就醫,才能獲得醫療專業幫助,有效改善問題。 新聞聯絡人:台灣失智症協會 政策研究專員 洪心平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