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學院創辦院長項兵:中國下一個好牌——二次人口紅利
精華簡文
圖片來源:天下攝影
瀏覽數
950
留言
長江商學院創辦院長項兵:中國下一個好牌——二次人口紅利
作者:天下編輯部 Web Only
長江商學院創辦院長項兵在2016年「天下經濟論壇」指出中國經濟基本面仍看好,主要奠基在二次人口紅利的到來。而中國大陸經濟成長的貢獻、多元發展模式,以及擁抱全球化,持續對全球有重大貢獻。
中國大陸過去三十幾年改革開放取得巨大的成就,連續三十幾年,接近雙位數的經濟成長,是人類歷史上史無前例。根據購買力指數(PPP)來說,2014年中國大陸可能已經超越美國,成為第一大經濟體。
面向未來,挑戰也是同樣巨大,包括如何超越copy(抄襲、複製),實現創新驅動,從追隨到引領;如何從價格戰到價值競爭;如何在主流行業取得更多突破。
中國大陸在主流行業,取得突破的例子並不多,即使在襪子、鞋子等非主流行業,我們量的進展最大,但價值獲取非常有限。像每支iPhone 6,大陸只取得11美元的價值獲取。每個芭比娃娃的零售價格,大陸只獲取三毛五的價值,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大陸真的是全球保姆。
我們的企業主要是民營企業、國營企業為主,沒有IBM、通用電器、西門子等現代企業。但幾乎所有大國的崛起,不可能靠國有企業,靠民營企業也不夠,B類企業必須成為中堅力量。
華為是少有的我所謂的B類企業。2008年,我在美國雜誌《Business Weekly》提名華為是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企業之一,不是因為它的銷售額接近世界五百強,或過去幾年申請的專利是世界第二。華為的產品行銷到全球,而中國大陸的市場佔它的銷售額低於50%,華為的模式,是我所謂的B類企業。大陸真正的崛起,需要出一批優秀的B類企業。而目前,我們國企改革的討論,國進民退,民進國退,就是A和C,把B類企業忘了。
大陸的問題很多,像收入財富不均、社會流動性下降、中等收入陷阱跨越、中國威脅論等。但面向未來,儘管挑戰巨大,我對中國大陸的經濟基本面,還是充滿信心,我們還是有一手好牌可以打。
包括城鎮化是一個重大的驅動器,大陸的城鎮化才53%,相對於其他國家,還有很多空間。內需經濟在2015年,會第一次超越中國大陸50%的GDP。
另外是二次人口紅利的到來。過去我們看人口紅利,主要是中國有很多年輕人,可以成為組裝大國,2012年,大陸總勞動人口第一次出現下降,面向未來,消費時代的到來,二次的人口紅利也會到來。
去年3月我在上海演講,與會的有來自歐美國家六十多個在中國大陸的一線商界人士。他們告訴我,中國大陸的製造成本、出廠價格,已經比法國製造、瑞士製造貴20%,中國低製造成本的時代已經不再了。我問他們為什麼還要繼續待在大陸,還要投資呢?是因為中國市場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市場,或即將成為最大市場,或至少是增量最大的市場,歐美企業仍在中國製造,所以這是二次紅利的到來。
至於中國大陸的變革對全球的影響,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第一,經濟成長的貢獻。按世界銀行的數據,中國大陸對全球成長的貢獻,一直是第一。2008年至今,中國大陸給全球經濟成長的量,貢獻三分之一以上,所以沒有大陸經濟成長的貢獻,全球經濟蕭條是可能的。
第二個影響是,發展模式的多元。中國大陸的發展模式,從過去三十幾年,多少是新自由主義與國家資本主義的組合。面向未來,我深信歐洲的社會民主主義,會深刻影響中國大陸的發展模式。
第三,大陸擁抱全球化。過去三十幾年,大陸的經濟被全球化,各種發展模式、管理模式都可以在大陸大放異彩。不論美國、歐洲、日本、韓國、台灣企業,都可以在中國做出重大貢獻,中國大陸是萬國企業主導。
另外,擁抱資訊民主化,除了美國,就是大陸。新自由主義與訊息民主化放在一起,使得copy(複製)非常簡單。美國人今天創新,我們明天就可以copy,你們來個Uber,我們就有「滴滴快的」,複製實在非常容易。
對於全球治理方面,最大挑戰之一是「美國說yes、大家不能說no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沒有有效的全球治理。世界經濟愈來愈全球化,企業、投資、貿易、金融,愈來愈全球化,治理愈來愈全球化,和而不同的理念,可能成為全球治理的一個思想。
面向未來,中國大陸崛起,企業崛起,必須好好思考代表什麼的價值取向。過去五百多年以來,所有重大問題與解決方案,都是西方人提起,隨著中國、印度、亞洲崛起,會做出更多貢獻。
※更多精彩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