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6日 星期二

upn-taipei news-taiwan president-01-26-15-總統出席「臺灣玉山科技協會」2015歲末晚宴

  • 總統出席「臺灣玉山科技協會」2015歲末晚宴
  • 公布日期
中華民國105年01月26日
  馬英九總統今(26)日晚間出席「臺灣玉山科技協會」2015歲末晚宴,除肯定該協會致力促進全球高科技華人與產業的交流,並說明近年來政府在兩岸關係、經濟創新與能源改革等面向的政策與成果。
  總統致詞表示,自他就任總統以來,堅持在中華民國憲法的架構下,維持臺海「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而這個現狀也就是「目前真正的臺灣共識」。兩岸迄今已簽訂23個協議,主管兩岸事務的首長見了7次面,並互稱官銜。兩岸領導人也在新加坡見面,達到兩岸60多年來最和平與穩定的狀態。
  總統指出,由於臺灣是出口導向的經濟體,許多高科技企業在全球產業鏈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過去8年來,政府的經濟政策藍圖就是採取「開放」的態度、捨棄鎖國的作為。8年來,我國陸續與中國大陸、日本、新加坡及紐西蘭簽訂雙邊經濟合作協定或投資協議,為臺灣的產業打開市場。展望未來,我國也希望能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與世界接軌。
  在「經濟創新」方面,總統表示,8年來,世界遭遇金融海嘯、歐債危機及全球出口衰退共三次經濟衰退。全球平均經濟成長率只有2.2%,比起前任政府時期的3.3%,足足少了1個百分點。然而,臺灣的經濟仍然不斷進步,例如在金融海嘯後,民國99年的經濟成長率還達到二位數的10.63%,是24年來的新高;歐債危機後,103年經濟成長率為3.92%,還曾經是4小龍第一名。
  總統提到,他在民國99年就職二週年的時候,曾經提出「六國論」,也就是「創新強國、文化興國、環保救國、憲政固國、福利安國及和平護國」。其中「創新強國」的目標就是要鼓勵研發、創新與學術研究,引領臺灣產業突圍制勝。
  總統進一步表示,近年來,為了因應數位化來臨,行政院以「物聯網」及「大數據」為核心,在去(104)年10月22日正式啟動臺灣的「生產力4.0」計畫,帶動產業價值鏈的智慧化。此外,在資料開放方面,去年12月9日,英國「開放知識基金會」(Open Knowledge Foundation)所做的「資料開放」(Open Data)國際評比,我國大幅躍進,從102年的36名、前(103)年的第11名提升至去年成為全球第1,顯示政府擴大資料開放應用的成果,已經獲得國際社會高度肯定。
  總統說,雖然政府已經做了許多努力,但產業升級轉型不能只靠自己,更要借助國際市場,才能成長茁壯,對全球開放是臺灣經濟未來必須要走的路。依照美國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公布的《2015經濟自由度》調查,臺灣在全球178個經濟體中,排名第14名,但與市場開放有關的「貿易自由度」只排名第43名,顯示我國對於促進自由貿易,無論在心態上或法規上都尚未完全準備好,因此社會各界應該以更開放的思維,積極面對自由化的經濟趨勢與挑戰。
  在「能源改革」方面,總統指出,去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國大會(COP21)在巴黎召開,通過具有拘束力的決議,我國也提出民國139年(2050)減碳為民國94(2005)年一半的目標。依據《天下雜誌》引用美國智庫「氣象中心」(Climate Central)的研究報告,如果全球暖化攝氏2度以上,海平面上升,全球將有2.3億人無家可歸,全臺灣將會有140萬人面對家園被淹沒的危機,這個問題確實是十分嚴重。
  總統強調,他在4年前競選連任時就宣示,要在「不限電、維持合理電價及達成國際減碳承諾」等三前提下,推動「確保核安、穩健減核、打造低碳綠能環境、逐步邁向非核家園」的願景。為打造低碳綠能環境,民國98年政府制定「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大力發展再生能源。舉例來說,陸域風機已設置329座,比前任政府增加223座,增幅2.1倍。
  然而,總統說,再生能源是間歇性能源,根據經濟部能源局的統計,太陽能與風力,每天24小時中平均只有14%與28%的時間可以發電,也就是3小時半與 7小時,因此太陽能與風力無法提供基載電力。
  總統也提到,部分人士認為減碳與廢核可以同時並行,事實上,這種說法完全不切實際。臺灣有98%的能源依賴進口,再生能源既然無法提供基載電力,火力發電又會增加碳排放,我們確實面對兩難。此外,《華爾街日報》去年7月更以《臺灣選擇脆弱》(Taiwan Chooses Vulnerability)為標題發表社論,認為以我國的能源條件,倉卒廢核並不是明智的選擇。因此任何一種能源,我國都沒有排除的能力,仍應尋求最適能源組合(optimal energy mix)。
  總統也表示,臺灣與日本都位於地震帶,都是獨立電網,無法進口電力,且自有能源缺乏,九成以上能源都倚賴進口。100年3月福島核災發生後,日本逐步停止48座核電機組運轉,然後大量進口天然氣來發電,卻使得日本對外貿易,從核災前一年(99年)的6兆日元順差,變成前年(103年)近13兆的逆差,電價也大幅上漲。三年前日本就決定放棄廢核,從100年即強制停機的48座核電機組,迄今已有兩座恢復運轉,日本規劃未來核能要維持在22%左右。
  總統也強調,日本的案例很值得我們深思。福島事件之後,全球運轉中的核能機組從435座增加到439座,其中包括產油大國的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伊朗,以發展綠能聞名的瑞典、芬蘭與英國,以及曾經發生核災的美國、前蘇聯與日本。另外,興建中的核電機組有64座,計畫中的更有159座。目前全球31個核電國,面積占全球46%,人口占62%。主張廢核的,只有德國、瑞士、與比利時這三個參加九國互聯電網、電力可以互通有無的歐洲國家。顯然廢核絕不是世界趨勢,潔淨能源才是全球共識。而減碳的優先順序,顯然高於廢核。
  包括臺灣玉山科技協會創會理事長劉兆玄、理事長王伯元、行政院政務委員蔡玉玲及科技部部長徐爵民伉儷等均出席是項晚宴。
gggggggggvf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