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日 星期三

upn-taipei news-president event-03-02-11-總統偕同副總統出席「105年工商團體春節聯誼會」 公布日期

  • 總統偕同副總統出席「105年工商團體春節聯誼會」
  • 公布日期
中華民國105年03月02日
  馬英九總統今(2)日下午偕同吳敦義副總統出席「105年工商團體春節聯誼會」,說明政府為提振經濟與出口而採取之相關措施,並針對攸關臺灣未來經濟發展之兩岸關係及能源政策議題和與會者分享看法。
  總統致詞時表示,過去8年來,世界遭遇到40年來最嚴重的三次經濟衰退,亦即金融海嘯、歐債危機及全球出口萎縮。根據「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的統計,從2008年到2015年,全球平均經濟成長率僅有2.2%,比起前任8年的3.3%,足足少了1%。此外,2000年到2007年間,全世界的出口成長率平均為12%,然而最近8年間,世界平均成長率僅有3%,幾乎是過去8年的四分之一,顯示我國確實面臨了嚴竣的外在環境,這也讓8年前設定的經濟發展目標無法全部達成。然而與過去相比,臺灣在逆境中仍然不斷進步,表現甚至比過去更好,廣受國際肯定。
  總統指出,美國《全球金融雜誌》(Global Finance Magazine)在去(2015)年11月公布的最富裕國家排名,臺灣在全世界185個國家中排名第19,緊追德國,明顯超越法國、英國、日本與韓國等國家。而根據2015至2016年「世界經濟論壇」(WEF)的全球競爭力評比,我國名列全球第15;此外,根據2015年「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世界競爭力評比,我國總排名位居全球第11、亞太第3。7年來,我國的全球排名總平均為 11.5 名,在前兩位總統任內,分別是15.5名與16名,我任內的11.5名是 20 年來最好的成績。
  談及國內制度環境,總統表示,根據「世界銀行」《2016經商環境報告》指出,我國的整體排名躍升至全球第11名,較前一年進步8名。其中在「經商便利度」調查中,我國排名第11,比我國在民國97年的成績進步50名;此外,而政府開放程度大幅增加,也是改善制度環境的關鍵。去(2015)年12月9日,英國「開放知識基金會」(Open Knowledge Foundation)的資料開放(Open Data)國際評比,臺灣的表現,從大前年的36名、前年的11名,快速上升到全球第1,表現相當亮眼,行政院長張善政對此有很大貢獻。
  總統進一步指出,根據上(2)月29日德國貝特曼基金會公布之「貝特曼轉型指數」(Bertelsmann Stiftung’s Transformation Index, BTI),其中臺灣的「政治轉型」,在全球129個國家中排名第3名。政治轉型相關的全部18項指標中,臺灣有16項得到滿分;而臺灣的「經濟轉型」(Economic Transformation)更為成功,在全球129個國家中排名第1,經濟轉型相關的全部14項指標中,臺灣有8項得到滿分。報告中還稱讚,臺灣在過去幾年中,縱使全球需求嚴重衰退,臺灣經濟仍然做到穩健成長(solid growth),而且通貨膨脹率低,金融部門穩定,並且在國際競爭力評比得到高分,顯見我國在政治與經濟上的轉型與發展,廣受國際肯定。
  談及政府提振經濟與出口之施政措施,總統表示,近來全球景氣不如預期,我國面臨出口衰退及經濟成長率下滑等衝擊。為了提升經濟成長動能,行政院在去年7月啟動中長期「經濟體質強化措施」,主要聚焦於產業升級、出口拓展及投資促進等三面向,促使產業競爭由「價格競賽」轉為「價值競爭」,將我國的經濟架構由過去的「效率導向」轉型為「創新導向」。
  總統也提及,行政院並以前瞻思維規劃下一波經濟成長的驅動力量,積極推動「生產力4.0」政策,運用智慧製造科技,帶動臺灣產業價值鏈的智慧化,包括生技、觀光等六大新興產業與雲端運算等四大新興智慧型產業,以打造新產業根基、吸引民間投資並增加就業機會。此外,國發基金也匡列新臺幣200 億元,接受民間投資業者申請及參與成立併購投資基金,預估可帶動 1,500 億元至2,000 億元資金投入,希望能創造下一波產業契機,讓臺灣經濟能夠永續發展。
  談及兩岸關係,總統說,自從他就任總統以來,堅持在中華民國憲法的架構下,維持臺海「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上,推動兩岸和平發展,迄今雙方已簽訂23個協議,主管兩岸事務的首長也進行了7次會面,並互稱官銜。8年來,兩岸互訪人數超過1,800萬人次。我方對大陸的貿易順差,總額超過5,500億美元,已經成功讓臺灣海峽從過去的衝突熱點,轉變為和平大道,更為東亞區域帶來和平與穩定,「因為沒有和平,就沒有繁榮」。
  總統表示,去年11月7日,他秉持對等與尊嚴的原則,在新加坡與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先生會面。針對「鞏固兩岸和平、維持臺海現狀」交換意見,不但反映了臺灣人民關心的現實問題,也打造兩岸關係可長可久的穩定框架。而兩岸這8年來累積了良好的互動經驗與互信,是政府與人民辛苦建立而來。和平繁榮的現狀得來不易,至盼新任的總統能用心珍惜,努力維繫,絕對不能輕率與誤判,才能確保臺灣人民的自由與安全。
  在能源議題方面,總統說,臺電預估未來在核一、二、三廠陸續除役後,臺灣將有400億度的供電缺口,而再生能源的發展仍受到環境、天候及溫度影響,要完全依賴再生能源以補足供電缺口,實務上可說相當困難。臺灣有98%的能源依賴進口,再生能源既然無法提供基載電力,占79%的火力發電又會增加碳排放,目前我國確實面對兩難:在核四不運轉,占發電16%的現存三座核電廠逐步除役的假設情況下,缺電與限電的困境很難避免。「華爾街日報」去年七月更以《臺灣選擇脆弱》(Taiwan Chooses Vulnerability)為標題發表社論,認為以我國的能源條件,倉卒廢核並不是明智的選擇。
  總統說,我國目前再生能源發電量預估至去年底約132億度,依照政府所提出2030年之再生能源發展目標,發電量要達到400億度,每年成長率均必須達到7.67%,這已是極高難度挑戰。而在野黨所提出的再生能源目標,則是於2025年時再生能源要達到發電量500億度,比目前政府規劃增加了100億度,還要提早五年完成,換算起來,到2025以前,每年成長率都必須高達14.25%,是目前政府規劃速度的兩倍,更是前任政府平均成長率3.34%的4倍多。對此,經濟部鄧部長昨(1)日在立法院答詢時即明白表示「非常困難」,如果再廢碳「那根本就不可能」。
  總統認為,以再生能源發電,穩定度低,必須有基載電力做為主力,再生能源只能扮演配角。這並非政府不重視再生能源,而是其本質就是效率較低,供應不穩,一天24小時,太陽能只能在晴天白天時供應3.5小時,風力發電則是在有風季節一天7小時,與火力及核能電力不分雨天晴天,颳不颳風,一天可供應21小時以上,完全無法比較。換言之,再生能源發的一度電,與火力或核能發的一度電是不相等的,因為前者是間歇性的電源,後者則是持續性電源。對於未來是否缺電,「憑良心講,我真的不是非常樂觀」。
  總統強調,能源挑戰已迫在眉睫,政府必須在「不限電、維持合理電價及達成對國際社會節能減碳承諾」三個前提之下,穩健逐步減核而非貿然廢核,不是單純的擁核或反核,而是審慎選擇一種對臺灣最有利的能源組合。
  包括經濟部長鄧振中、外交部次長侯清山、美國在臺協會(AIT)處長梅健華(Kin Moy)、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賴正鎰、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許勝雄、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中小企業總會理事長林慧瑛、工業協進會理事長許顯榮、電電公會理事長郭台強及外貿協會董事長梁國新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