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7日 星期三

upn-taipei news-art show event-2014-08-27-11-臺北藝術中心興建工程27日吉時上梁 郝市長、籌備委員會與表演藝術界人士親臨上梁典禮 見證歷史性時刻   眾所矚目的「臺北藝術中心」興建工程

臺北藝術中心興建工程27日吉時上梁 郝市長、籌備委員會與表演藝術界人士親臨上梁典禮 見證歷史性時刻   眾所矚目的「臺北藝術中心」興建工程,在101年2月16日隆重開工後,歷時2年6個月,於103年8月27日由郝龍斌市長親臨主持上梁典禮,並率辦國際競圖與工程規劃的文化局、委託設計監造的荷蘭大都會建築師事務所(OMA)/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負責施工管理業務的捷運局東區工程處與施工廠商理成營造股份有限公司相關工作同仁,焚香祈福祝禱工程如期如質圓滿完成,共同見證臺北新地標即將誕生的歷史性的一刻。   捷運局東工處表示,臺北藝術中心建物是一座地下1層,地上12層高,外表新穎的特殊建築物,由鏡框式中劇場、大劇場及多型式中劇場共三個劇場共同組成,並嵌入一個中央方型量體內,總共可以提供3,100席觀眾席位的藝術中心。整個建築結構主體設計採用新穎的基礎隔震系統,地下一層有89組隔震裝置;另有總數8,333支鋼構件組成,主體結構為超過25公尺以上的大跨距鋼構件,其中鏡框式中劇場(圓弧型劇場)由1,242支鋼構件組成之,為3D立體桁架交錯多接頭的鋼構件,精度管控最為困難,在施工前先用電腦繪製精密構件及大型弧形桁架預裝假組立,方能確定現場各構件接頭角度方位正確,才可以正確完成組立。 臺北藝術中心興建工程於民國90年由馬前市長任內擘劃雛形,郝市長任內進行計畫調整、擇址後於民國97年完成國際競圖正式展開實質建設階段,經過市府及設計團隊的努力,現場工程在101年2月開工,在103年8月建築主體結構上梁,預計104年底完成主體工程後進行教育訓練及營運前準備等程序,105年間開始測試營運,並於營運系統運轉順利後儘早正式盛大開幕;本工程目前持續進行主建物、劇場專業設備之施工作業。 文化局表示,臺北藝術中心位於捷運劍潭站旁士林夜市臨時攤棚舊址,透過此一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享有交通便捷、人潮聚集的優勢,兼以鄰近眾多觀光、藝文遊憩設施,如故宮、士林官邸、科教館、天文館、陽明山等,形成遊憩景點串聯,未來本中心落成後與目前的藝文觀光軸線相輔相成,持續促進本市北區藝文人潮、觀光發展。 臺北藝術中心由建築桂冠普立茲克獎得主庫哈斯(Rem Koolhaas)及曾獲國內傑出建築師獎榮譽的姚仁喜建築師,共同率團隊設計並執行,其獨特的外型,圓形劇場、透過魔術方塊轉化的「超級大劇場」,不同於傳統黑盒子改採藍色調劇場等的特殊空間,除已讓國內及國際表演藝術界引頸企盼外,也將啟發創造出獨特的劇場演出型態,未來勢必成為國際劇場類建築的指標,提升臺灣劇場文化的能見度,促進與國際藝文界的交流機會。 此外,為讓臺北藝術中心硬體建設與軟體、營運無縫接軌,文化局已於102年5月成立「臺北藝術中心籌備委員會」,遴聘獲獎無數,國際脈絡豐富的臺灣資深劇場工作者王孟超先生擔任籌備主任,積極統籌營運先期規劃,並扮演實際表演使用需求與劇場設備建置銜接的橋梁,此外,北藝中心籌備處也在日前進駐鄰近的迪化排練場(原迪化街游泳池),將與社區、媒體與企業建立良好的關係,啟動民間資源整合,凝聚表演藝術界對臺北藝術中心的期待與支持,並同步著手臺北藝術中心組織營運朝行政法人化推動。 自競圖階段即話題性十足的臺北藝術中心,發想自在地的士林夜市麻辣鴛鴦鍋概念,內有圓形及方形的2座800席及1座1,500席劇場,並由中間的立方體銜接,在外形上於地方有「皮蛋豆腐」的暱稱;而因可由大及中劇場結合成一個2,300席以上的超級大劇場,層疊的劇場後場與地上1、2樓為公共大廳等穿叉以達260公尺長的公共參觀動線,在空間上於國內外亦有「魔術方塊」的暱稱,皆是建築與劇場設計概念之創舉,深受國際建築界及劇場界期待。 臺北藝術中心整體工程規劃預計在104年底興建完成,負責施工管理的東區工程處將秉持多年來興建臺北大眾捷運在施工品質、安全衛生、整體進度兼顧的原則,與負責設計監造的建築師團隊及負責施工的廠商團隊分享並攜手合作,秉持著捷運系統工程一貫的高品質要求,如期、如質的為臺北市新地標臺北藝術中心再寫一新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