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3日 星期四
upn-foundation-04-23-03- 虛擬的霸凌 真實的傷害 兒盟發起反網路霸凌行動 【新聞稿】 發稿日期:4月23日 藝人楊又穎的自殺震驚了社會,也引起了各界的討論與撻伐,更興起了一陣找出幕後真兇加以嚴懲的攻防戰,這樣的氛圍讓人五味雜陳、也充滿了無限遺憾!遺憾的是一個年輕生命的離開,更遺憾的是我們並沒有從中得到教訓,而是急著人肉搜索始作俑者,更多人在無意中也成了網路霸凌者。 兒福聯盟長期關注校園霸凌現象,發現有別於過去明顯的肢體霸凌,隨著智慧型手機與網路的普及,這種「檯面下」較不易被察覺的網路霸凌正逐漸興起。根據兒福聯盟2012年調查發現,40.7%孩子曾在批評人的文章按讚或回覆留言,18.1%孩子曾經匿名在網路上批評或罵別人;此外,一成二孩子是網路霸凌受害者,其中一成二網路霸凌受害者出現輕生念頭,國外兒少因此而自殺更是時有所聞,可見網路霸凌傷害力並不亞於肢體霸凌。 當孩子遇到網路霸凌,我們可以怎麼辦?對於小一點的孩子(中年級以下),我們建議運用一些家長監護軟體,規範孩子的上網時間與內容;如果是大一點的孩子,預防遠比圍堵來的有效。讓孩子了解網路是存在一些惡意的人,以及網路霸凌是如何影響一個人一輩子,甚至奪走生命。預防網路霸凌,教導孩子網路安全是關鍵,經常與孩子討論網路安全、不輕易分享個人隱私資訊、監督孩子上網,最重要的是,了解孩子上網喜歡逛的網站與內容,當發生問題時(如被恐嚇、離家),才能有跡可循。 令人擔憂的是,孩子也可能無意間成為網路霸凌者。有些兒少認為網路上是匿名的,別人查不到他,在這種「去抑制化效應」以及匿名性特質影響下,讓他們容易失去社會控制成為加害者。像是近來流行的「人肉搜索」有時因資料驗證上有困難,或是因虛假的爆料或刻意誤導,而導致無辜的第三者因此受害。網路的傳播與影響力超乎人所能想像,所以和孩子說明網路霸凌的嚴重性是很重要的,讓他們知道言語及文字傷人的殺傷力有多大,惡意或不實的八卦和謠言散佈也具有同樣的威力,有時甚至會逼人走上絕路,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明確讓孩子知道嚴禁任何惡意或霸凌行為是不可撼動的標準!幫助孩子學習同理,思考別人如何感受,以及自己的行為將會如何影響別人。 追究霸凌兇手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反而可能是另一個霸凌的開始,所以,重要的是我們從這件事上學到了什麼?我們希望孩子學到什麼?希望楊又穎的離開,能再次喚起我們去思考,言論自由與基本尊重兩者分寸與界限該如何拿捏。 反網路霸凌,從自己開始做起、從小開始學習 若您願意加入反霸凌的行列,歡迎加入 兒福聯盟 580教室(無霸凌教室)之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580classroom?fref=ts
虛擬的霸凌 真實的傷害
兒盟發起反網路霸凌行動
【新聞稿】
發稿日期:4月23日
藝人楊又穎的自殺震驚了社會,也引起了各界的討論與撻伐,更興起了一陣找出幕後真兇加以嚴懲的攻防戰,這樣的氛圍讓人五味雜陳、也充滿了無限遺憾!遺憾的是一個年輕生命的離開,更遺憾的是我們並沒有從中得到教訓,而是急著人肉搜索始作俑者,更多人在無意中也成了網路霸凌者。
兒福聯盟長期關注校園霸凌現象,發現有別於過去明顯的肢體霸凌,隨著智慧型手機與網路的普及,這種「檯面下」較不易被察覺的網路霸凌正逐漸興起。根據兒福聯盟2012年調查發現,40.7%孩子曾在批評人的文章按讚或回覆留言,18.1%孩子曾經匿名在網路上批評或罵別人;此外,一成二孩子是網路霸凌受害者,其中一成二網路霸凌受害者出現輕生念頭,國外兒少因此而自殺更是時有所聞,可見網路霸凌傷害力並不亞於肢體霸凌。
當孩子遇到網路霸凌,我們可以怎麼辦?對於小一點的孩子(中年級以下),我們建議運用一些家長監護軟體,規範孩子的上網時間與內容;如果是大一點的孩子,預防遠比圍堵來的有效。讓孩子了解網路是存在一些惡意的人,以及網路霸凌是如何影響一個人一輩子,甚至奪走生命。預防網路霸凌,教導孩子網路安全是關鍵,經常與孩子討論網路安全、不輕易分享個人隱私資訊、監督孩子上網,最重要的是,了解孩子上網喜歡逛的網站與內容,當發生問題時(如被恐嚇、離家),才能有跡可循。
令人擔憂的是,孩子也可能無意間成為網路霸凌者。有些兒少認為網路上是匿名的,別人查不到他,在這種「去抑制化效應」以及匿名性特質影響下,讓他們容易失去社會控制成為加害者。像是近來流行的「人肉搜索」有時因資料驗證上有困難,或是因虛假的爆料或刻意誤導,而導致無辜的第三者因此受害。網路的傳播與影響力超乎人所能想像,所以和孩子說明網路霸凌的嚴重性是很重要的,讓他們知道言語及文字傷人的殺傷力有多大,惡意或不實的八卦和謠言散佈也具有同樣的威力,有時甚至會逼人走上絕路,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明確讓孩子知道嚴禁任何惡意或霸凌行為是不可撼動的標準!幫助孩子學習同理,思考別人如何感受,以及自己的行為將會如何影響別人。
追究霸凌兇手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反而可能是另一個霸凌的開始,所以,重要的是我們從這件事上學到了什麼?我們希望孩子學到什麼?希望楊又穎的離開,能再次喚起我們去思考,言論自由與基本尊重兩者分寸與界限該如何拿捏。
反網路霸凌,從自己開始做起、從小開始學習
若您願意加入反霸凌的行列,歡迎加入 兒福聯盟 580教室(無霸凌教室)之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580classroom?fref=ts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