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5日 星期三

upn-taipei medical-04-05-03-精神益生菌研究由動物實驗走向人體臨床,即將解開自閉症調控之謎 陽明大學益生菌研究中心主任蔡英傑教授認為,預期3至5年內,腸道菌與自閉症、帕金森氏症、憂鬱症等疾病的關聯機制,將有清楚輪廓。 新聞聯絡單位: 益福生醫:周世絜 0981-924-280 /josefina@benedbiomed.com 4月2日世界自閉症關懷日,台灣團隊領先全球,研發精神益生菌五年有成 陽明大學蔡英傑教授:2017年是自閉症醫學研究突破年 精神益生菌研究由動物實驗走向人體臨床,即將解開自閉症調控之謎 每年4月2日為世界自閉症關懷日,全球自閉症人數逐年攀升,根據我國衛生福利部的統計資料顯示,自閉症者的人口數在2016年共有13,476人,可以說是國內各障礙類別中,人口數增加最快的族群。自閉症無法經由開刀或吃藥來治癒,過去多採用早期療育方法來減輕病童的發展障礙,但對於情緒管理跟認知障礙的幫助仍有限。近年來國際間逐步轉向研究自閉症患者的腸道菌相,試圖解釋自閉症的成因與尋覓生醫治療的契機。陽明大學益生菌研究中心主任蔡英傑教授表示,2017年有望成為國際自閉症研究重大突破的關鍵年。 自閉症與腸道菌關聯-國際研究新熱門 蔡英傑教授表示,腸道如同人體中的第二個大腦,某些益生菌進入腸道後可以改變大腦激素的分泌,對於神經心理相關的疾病有著顯著的影響,讓自閉症或類憂鬱症狀得到緩解。2016年,首屆國際「菌腸腦軸線研討會」(Conference on Microbiota-gut-brain axis) 於阿姆斯特丹舉行,自閉症、憂鬱症和帕金森氏症並列為會議中的三大圓桌討論主題,足見其重要性。 自閉症的成因與症狀相當複雜,除了專科醫師診斷之外,也有賴心理師與職能治療師等各多元專業共同評估治療。陽明大學益生菌研究中心劉燕雯博士指出,為了尋找幫助自閉症家庭的方法,跨領域的研究團隊也蓬勃發展,觸發科學家加入探討腸道菌與神經發育疾病之間的關聯性,也帶動菌腸腦軸線的研究快速成長。 2013年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蕭夷年教授發表在國際頂尖科學期刊《CELL細胞》的研究成果顯示,在自閉動物模式實驗中,特定菌株的益生菌能顯著改善類自閉症動物的強迫行為,並增進社交溝通能力。2016年,美國貝勒醫學院(Baylor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研究團隊發現,攝食高脂飲食的母鼠所生的後代,有較高比例會發生類自閉症的類社交障礙行為;若餵食特定益生菌後,則可有效改善實驗動物的社交行為。 哈佛大學研究團隊發表大數據分析的研究,發現自閉症兒童在成年後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的機率較全人口平均值高出甚多,由於臨床上自閉症患者有相當高的比例伴隨著腸道不適的症狀,使用特定益生菌可能可以藉由改善腸道發炎,緩解腸道不適,使腸道蠕動正常,而幫助改善自閉症患者的生活品質。目前科學界新興的精神益生菌亦引發熱烈討論 (Psychobiotics),因為精神益生菌已經證實能夠調節腦中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與代謝,對於自閉症等神經發育疾病的研究相當值得期待。 從動物實驗走向人體臨床 台灣不缺席 台灣在這波研究浪潮中也未缺席,陽明大學所開發、全亞洲第一支取得專利之精神益生菌PS128,正由陽明大學益生菌研究中心與自閉症專家吳佑佑醫師共同進行臨床研究-「植物乳桿菌PS128改善自閉症孩童行為效果研究」,已於2016年完成80人個案收案,將於今年中發表相關研究成果。 其他國家的相關研究包括:義大利醫學研究機構IRCCS Fondazione Stella Maris於2015年底,針對18-72個月的泛自閉症幼童,展開複合益生菌對自閉症症狀改善效果實驗。美國德州大學休士頓醫學中心(The University of Texas Health Science Center),於2016年則以鼠李糖乳桿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和動物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配方,進行自閉症相關小規模人體臨床,預計2018年完成。 90%自閉症兒童伴隨腸道問題- 醫學何時有解答? 許多統計研究都顯示自閉症兒童最常出現的生理健康問題就是腸胃道疾患,有高達90%的自閉症兒童都有長期腹瀉或便秘的狀況,發生率比平均值高出3.5倍。2013年,美國及義大利的研究團隊分別發表了對自閉症兒童腸道菌的研究,結論皆為自閉症兒童的腸道菌相存在諸多問題:好菌與其代謝物質都大幅減少,壞菌與其代謝產物都大幅增加。 蔡英傑教授認為,目前科學研究僅能理解到腸道菌相與自閉症存在相關性,國際各主要研究中心皆已將「Microbiome (微生物體)」列為重點研究項目,挹注大量經費研究腸道菌與自閉症、帕金森氏症、憂鬱症等疾病的關聯機制,預期3至5年內,將有清楚輪廓。

精神益生菌研究由動物實驗走向人體臨床,即將解開自閉症調控之謎

陽明大學益生菌研究中心主任蔡英傑教授認為,預期35年內,腸道菌與自閉症、帕金森氏症、憂鬱症等疾病的關聯機制,將有清楚輪廓。

新聞聯絡單位:
益福生醫:周世絜 0981-924-280 /josefina@benedbiomed.com

42日世界自閉症關懷日,台灣團隊領先全球,研發精神益生菌五年有成
陽明大學蔡英傑教授:2017年是自閉症醫學研究突破年
精神益生菌研究由動物實驗走向人體臨床,即將解開自閉症調控之謎

每年42日為世界自閉症關懷日,全球自閉症人數逐年攀升,根據我國衛生福利部的統計資料顯示,自閉症者的人口數在2016年共有13,476人,可以說是國內各障礙類別中,人口數增加最快的族群。自閉症無法經由開刀或吃藥來治癒,過去多採用早期療育方法來減輕病童的發展障礙,但對於情緒管理跟認知障礙的幫助仍有限。近年來國際間逐步轉向研究自閉症患者的腸道菌相,試圖解釋自閉症的成因與尋覓生醫治療的契機。陽明大學益生菌研究中心主任蔡英傑教授表示,2017年有望成為國際自閉症研究重大突破的關鍵年。

自閉症與腸道菌關聯-國際研究新熱門
蔡英傑教授表示,腸道如同人體中的第二個大腦,某些益生菌進入腸道後可以改變大腦激素的分泌,對於神經心理相關的疾病有著顯著的影響,讓自閉症或類憂鬱症狀得到緩解。2016年,首屆國際「菌腸腦軸線研討會」(Conference on Microbiota-gut-brain axis) 於阿姆斯特丹舉行,自閉症、憂鬱症和帕金森氏症並列為會議中的三大圓桌討論主題,足見其重要性。
自閉症的成因與症狀相當複雜,除了專科醫師診斷之外,也有賴心理師與職能治療師等各多元專業共同評估治療。陽明大學益生菌研究中心劉燕雯博士指出,為了尋找幫助自閉症家庭的方法,跨領域的研究團隊也蓬勃發展,觸發科學家加入探討腸道菌與神經發育疾病之間的關聯性,也帶動菌腸腦軸線的研究快速成長。
2013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蕭夷年教授發表在國際頂尖科學期刊《CELL細胞》的研究成果顯示,在自閉動物模式實驗中,特定菌株的益生菌能顯著改善類自閉症動物的強迫行為,並增進社交溝通能力。2016年,美國貝勒醫學院(Baylor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研究團隊發現,攝食高脂飲食的母鼠所生的後代,有較高比例會發生類自閉症的類社交障礙行為;若餵食特定益生菌後,則可有效改善實驗動物的社交行為。
哈佛大學研究團隊發表大數據分析的研究,發現自閉症兒童在成年後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的機率較全人口平均值高出甚多,由於臨床上自閉症患者有相當高的比例伴隨著腸道不適的症狀,使用特定益生菌可能可以藉由改善腸道發炎,緩解腸道不適,使腸道蠕動正常,而幫助改善自閉症患者的生活品質。目前科學界新興的精神益生菌亦引發熱烈討論 (Psychobiotics),因為精神益生菌已經證實能夠調節腦中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與代謝,對於自閉症等神經發育疾病的研究相當值得期待。
從動物實驗走向人體臨床 台灣不缺席
台灣在這波研究浪潮中也未缺席,陽明大學所開發、全亞洲第一支取得專利之精神益生菌PS128,正由陽明大學益生菌研究中心與自閉症專家吳佑佑醫師共同進行臨床研究-「植物乳桿菌PS128改善自閉症孩童行為效果研究」,已於2016年完成80人個案收案,將於今年中發表相關研究成果。
其他國家的相關研究包括:義大利醫學研究機構IRCCS Fondazione Stella Maris2015年底,針對18-72個月的泛自閉症幼童,展開複合益生菌對自閉症症狀改善效果實驗。美國德州大學休士頓醫學中心(The University of Texas Health Science Center),於2016年則以鼠李糖乳桿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和動物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animalis配方,進行自閉症相關小規模人體臨床,預計2018年完成。

90%自閉症兒童伴隨腸道問題醫學何時有解答?
許多統計研究都顯示自閉症兒童最常出現的生理健康問題就是腸胃道疾患,有高達90%的自閉症兒童都有長期腹瀉或便秘的狀況,發生率比平均值高出3.5倍。2013年,美國及義大利的研究團隊分別發表了對自閉症兒童腸道菌的研究,結論皆為自閉症兒童的腸道菌相存在諸多問題:好菌與其代謝物質都大幅減少,壞菌與其代謝產物都大幅增加。
蔡英傑教授認為,目前科學研究僅能理解到腸道菌相與自閉症存在相關性,國際各主要研究中心皆已將「Microbiome (微生物體)」列為重點研究項目,挹注大量經費研究腸道菌與自閉症、帕金森氏症、憂鬱症等疾病的關聯機制,預期35年內,將有清楚輪廓。


沒有留言: